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五章 暴风(1 / 2)



1



首先,我们的英雄,也就是罗姆尼耶斯一世究竟是怎么死的?



他的死因是由于一阵强风,这真的是太过突然,让人难以置信的意外。



像他这样的大英雄怎么会遇上这种事……虽然不该这么说,但这已经超出人类所知的范围,这样的意外恐怕是神——或者是恶魔——的手笔吧。



2



罗姆尼耶斯一世确定离世的隔天,在皇太子的办公室里,皇太子达朗提乌斯以及宰相凯鲁该力面对面坐著。



皇太子的办公室非常宽敞,装潢也极尽奢华,要说这间办公室占地到底有多大,从房间的角落竟围起了栅栏,并在里头养了头老虎就可窥知一二。



光是老虎的栅栏,恐怕就跟寻常百姓的住家一样大了吧。栅栏里头是一只纹路非常美丽的老虎,它正悠闲地打著盹。



明亮的阳光从大片玻璃窗户照射进来,窗边摆著一个大盆栽,观叶植物的绿叶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皇太子的身后站著一大排穿著艳丽服装的侍女,房间不起眼的角落则有佩剑的亲卫队队员安静地警戒著。



这个房间既奢华又明亮,但现场的气氛却完全相反,宰相凯鲁该力持续向皇太子请愿。



「皇太子殿下,请仁慈的您允许军团调派一事吧。」



不过皇太子顽固地不肯点头。



「这是不行的,不行啊,宰相。现在出动军团引发战争的话,对死去的陛下可说是大不敬啊。要出兵处罚那些不忠的像伙,也得等到陛下的葬礼结束之后再说,在此之前要好好地为陛下服丧,要持续不断地展现出对陛下的追思与悼念,这是身为下一任皇帝的我必须要负起的责任不是吗?」



皇太子所言确实没错,不过这只适用于一般的情况。



(如今是陛下突然驾崩的紧急状态,平时这样的做法虽是一种美德,但在危急存亡之际绝对算不上是美德,为什么皇太子就是无法理解这一点呢?)



宰相咬著嘴唇,再次抬眼看著皇太子完美精致的脸庞。



皇太子达朗提乌斯今年二十六岁。



其父亲罗姆尼耶斯一世,以小国的国王之姿崛起,成为了世界帝国的皇帝,但当上皇帝之后他的行事作风仍给人草率粗犷的印象,但达朗提乌斯身上就没有这样的性格。他在出生之后就被灌输帝王学,是天生的贵公子,因此那张脸看起来气质出众,态度更是优雅大方。因此皇太子非常重视理性,偏离帝王之道的事情他都不喜欢。



换句话说,皇太子因为是皇位接班人,所以慎重地接受帝王教育,却因此缺乏逆境的洗礼,也不曾被人恶意对待过,这让久经世事的宰相凯鲁该力觉得很泄气。



达朗提乌斯没有察觉到宰相的焦虑,继续说道:



「首先,到现在都还没找到陛下的遗体不是吗?」



此时此刻,在作为帝都门户的海港都市——诺都斯的近海,仍有上百艘的船舰载著军团及亲卫队的士兵,在海中来回搜索著。



然而凯鲁该力认为,比起派遣军团投入搜寻沉入海中的罗姆尼耶斯一世,不如派兵到动荡不安的地区去更重要。



各地得知皇帝驾崩一事之后都开始骚动不安,有些州也陷入混乱状态。因为罗姆尼耶斯一世是如此的伟大,而且他的逝世又来得如此突然,简直让帝国刚稳固的根基也为之动摇。



(目前的当务之急并不是寻找陛下的遗体啊!)



照这样下去,他甚至怀疑皇太子真的能继位成为二世皇帝吗?也因此平常总是冷静沉著的凯鲁该力,也罕见地焦躁了起来。



不论如何,现在最重要的是将地方上的动荡与不安安抚T来,为了牵制各地方的有力人士,出动军团绝对是必要措施。



3



如果皇帝不是因为突发事故身亡,好比说是与病魔对抗多时才过世,那么预定接任的皇太子将会有更充裕的时间做好准备。但是皇帝在前天发生事故之前,都是充满活力的状态。



完全没有受伤,也没有染上任何疾病。



气宇轩昂、意志坚定、霸气十足。



在这一两年的时间,他才横越过东方的山脉,远征中央世界不是吗?



他才刚深入南方大地进击内陆不是吗?



还有穿越西方的海峡,征服了普利丁岛不是吗?



他甚至还横渡西方的海洋,找到了新世界不是吗?



这样的传说一直流传著。



如此伟大的皇帝竟然就这样死了。



虽然目前还没找到遗体,无法确认皇帝是否真的就此驾崩,但是沉人海底后这么长时间没被发现,生存的机率应该很低。



死因并非疾病或暗杀,而是船难意外。



远在帝国领土外的首领带著贡品来访,所以皇帝特别准备船只要好好招待对方。



来访的首领来自内陆国家,不曾搭船游玩过,为此皇帝特别挑选了一艘偌大的军舰,带著首领一同出海,想让对方开心一下。



当天的海象风平浪静,连风都很微弱,能见度很高,是非常适合搭船出游的天气。如果不是这样,皇帝应该也不会搭船前往近海游玩。



然而就在军舰进入近海时突然狂风大作,掀起了巨浪袭击船侧,那应该是春季迅速发展的暴风吧。



由于出航的船舰完全没有做任何准备,因此当船舵损坏之后,整艘船转瞬间就翻覆了。包括皇帝、首领与船员,全都落人海中消失无踪。



周遭一同出海的友舰也有几艘沉入海底,多位帝国的重要干部及军队首领也难以幸免。皇帝驾崩对帝国来说已是莫大的打击,更何况是几位重量级干部将领也一起殉难,这实在是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



亲卫队队长裘迦罗,在船难当下为了拯救罗姆尼耶斯一世而率先跃人海中,如今也成为亡魂之一。性格温和且深受爱戴的裘迦罗,在帝国创建初期就跟著皇帝东奔西走,可说是皇帝最亲密的战友。如果他能生还,肯定会与皇帝的重要大臣们一起用心辅佐皇太子,成为承先殷后的要角,为连结旧世代与新世代担任最佳桥梁。



伹如今,再多的「如果」都没有意义了。



跟随君主罗姆尼耶斯一世的脚步,裘迦罗也死了,彷佛是为皇帝殉死般一同葬身海底。



不只裘迦罗,另外像是内务大臣、财政辅佐大臣,以及数位军团长,也都在这次的船难中丧生。



对帝国来说损失之大可想而知,但都能理解这是无可奈何的严重意外,不过跟首领一起造访帝国的下属们可就不这么想了。



他们误以为首领是遭到帝国蒙骗暗杀,因此原本守在岸边等待的首领下属,在得知船难发生而且首领已经溺毙时,无不立刻剑拔弩张,甚至挥刀砍杀了周遭的帝国干部。



因此也有几名干部在这时不幸身亡,留在港口的宰相凯鲁该力也被怒目以对。



首领的下属最后被赶来的帝国士兵全数杀死,这可以说是最糟糕的结果。



首领死了,连一起前来的下属也全被灭口,这样的消息传到首领的国家会如何解读可想而知。



理所当然会认为首领是被诱骗,最后连同所有下属一起被诛杀。



在只能靠口耳相传的方式传达情报的时代,根本无法证明这起事件是意外。



皇帝驾崩的震撼消息瞬间传到帝国周边的国家。



听到这消息的旅人或商人,全都火速从帝都周边逃离。



许多蜚短流长趁著混乱传开。



有人说,是蛮族攻过来了。



有人说,是海贼入侵了。



有人说,是内战开打了。



有人说,是被灭国的那些旧臣群起造反。



这些话语都是没有根据的流言蜚语,但皇帝突然逝世的重大事故传到人们的耳里,每一个听起来又都是如此的真实。因此,如果真的发生内战,帝都周边的区域将会首当其冲,逃难的人们陆续涌现。



率先逃出帝都的人,把帝都已经陷入混乱的流言传了出去。



听到流言的人,根本没有办法确认真伪。



只有少数的人会因为好奇而派人特别到帝都了解实情,而这些少数的人,都是和帝国有关系的。好比说各州的长官和地方军团的军团长等,都有派使者前往帝都了解传言的真实性,然后得知皇帝骤逝的消息。



有的人在听到冲击性的报告后怅然若失,但也有具有先见之明、能预测未来的人,会去思考帝国的下一步。



谁会是帝国的继任者?会是皇太子吗?还是另有人选?



充满企图与野心的人之中,也有人觊觎皇帝大位。



他们在心中想著继承皇位之人舍我其谁?



继任罗姆尼耶斯一世之位的人将会是皇太子,这是既定的事实,但那是建立在皇帝健康安好、帝国稳固发展的基础下所做的规划。帝国目前连稳不稳固都很难说,皇太子恐怕很难百分之百接下皇帝遗留下来的权力。



皇太子的确是个很有出息的儿子。



如果帝国处于万全的状态,而且皇太子能够做好接下大任的准备,以他的能力是可以让帝国正常地运作。



但是——



成就霸业的伟大领袖突然逝世,担心皇太子是否真能担此大任的人比想像得还多,因此皇太子必须即早处理继位之事,并昭告天下自己就是整个帝国的接班人。



凯鲁该力拚命想要说服皇太子,但是皇太子却无动于衷。



对他来说,为自己的父亲——伟大的皇帝罗姆尼耶斯一世——服丧是首要之务,而他也真的这样做。



葬礼上必须要有罗姆尼耶斯一世的遗体,所以四个军团都投入了搜寻的任务,但是要把沉入海中的遗体打捞上来,以当时的科技来说是不可能办到的事。一般人潜水顶多只能潜到五、六里卡左右,就算是渔夫或专业的游泳专家,再怎么努力也只有到十里卡,最多十五里卡就是极限了。



皇帝船舰沉没的海域,水深高达三十里卡。



况且船上的人几乎都穿著沉重的铠甲,所以遗体也不可能自己浮上来。



也就是说,透过搜索捞到遗体的机率几乎是零。



但是思念父亲的皇太子,却执意持续恐怕不会有结果的搜索行动。



4



凯鲁该力觉得皇太子坚定的信念就像烫手山芋。



(皇太子真的太顽固了。不,或许皇太子的先祖们都是如此,他只是继承了这样的性格吧。)



真希望皇太子也同时继承了决断力及行动力,不过自皇太子确定会是二世皇帝的那个黎明起,他优柔寡断且缺乏行动力的这点,正合凯鲁该力的胃口,因此之前凯鲁该力总是把皇太子达朗提乌斯的个性当作是优点来看待。然而,皇帝的死却让皇太子的优点变成了弱点,令他不由得感叹真是讽刺。



(再这样下去不知道还要拖多久,看来必须要转守为攻了。)



凯鲁该力心不甘情不愿地改变了做法。



(本来应该要将处于备战状态的军团分派至各地的……没办法了,虽然这连次等都谈不上,但面对皇太子时也只能多忍耐了。)



为了徵得皇太子的同意,凯鲁该力再次展开游说。



5



「凯鲁该力大人。」



「是里瑟夫德啊。」



凯鲁该力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时,立刻就看到了秘书官里瑟夫德。



「皇太子怎么样了?」



在巨大的办公桌前有一张巨大的皮制座椅,凯鲁该力靠著椅背坐下,小小地叹了口气。



「还是不行啊,皇太子根本看不到周遭情势的变化。陛下的身亡或许对他造成了心灵上的不安……可是眼前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事情的轻重缓急……」



宰相说到这里突然停住,他压低声音,挺出身子动了动嘴唇。



「怎样都做不好。」



办公室里除了宰相的秘书官之外,还有政务传达官等数人,他判断这话如果被听到可不妙。



「皇太子还是对派遣军团的事情有所犹豫吗?」



「在陛下的葬礼完全处理好之前他不打算动兵,我的请求他根本听不进去。」



「这样啊,那么……」



如果袖手旁观,各地方的长官或皇族恐怕会举兵进犯帝都,就算没有发生这样的事,各地说不定也会掀起强占豪夺的争端……这些话到了嘴边,里瑟夫德却没有说出口。



再讲下去就会变成对皇太子的责难。这些事情凯鲁该力当然知道,因此宰相才会不断苦劝皇太子派遣军团。



「如果不愿意动兵,好歹也要立刻即位,然而皇太子却固执地坚持登基大典要在葬礼办完之后才能举行,真是叫人头痛啊。」



凯鲁该力深受罗姆尼耶斯一世的重用及信任,甚至让皇太子娶了他的女儿,让他站在满朝群臣中地位最高的位置,同时也可说是保障了他的未来。



皇太子达朗提乌斯若承袭罗姆尼耶斯一世的皇位,而他的儿子也当上皇太子,凯鲁该力就是皇太子的祖父了。



新任皇太子如果能顺利登基成为皇帝,他就是皇帝的祖父。



位极人臣这句话就等于是在形容凯鲁该力。



话虽如此。



皇帝罗姆尼耶斯一世的骤逝,把建构好的一切全都摧毁,保障好的荣耀未来也就此崩坏殆尽。



崩坏也好、失去也罢,凯鲁该力仍旧拚尽全力,为了支持皇太子而持续努力著。然而关键所在的皇太子,在这个危急存亡的时剡,却还把人伦摆第一,局限在自身的亲情与顾及无谓的尊严,这就是凯鲁该力为何会如此焦急的原因。



凯鲁该力不断尝试想要说服皇太子,但事实上,凯鲁该力越是积极,在皇太子看来却是对皇帝越是不敬。另一方面,对凯鲁该力来说,皇太子对于现状的看法真的太过天真了。



这一两天,皇太子与凯鲁该力之间虽然还不至于到争吵,却也有好几次激动地一来一往。



「皇太子说起来真的有点固执。」



喃喃碎念的凯鲁该力,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转过身面对里瑟夫德。



「皇太子不允许军团前往各个地方平定动乱,但同意支援城镇的警备行动。」



听到宰相的话,里瑟夫德的脸顿时亮了起来。



「喔,那太好了!」



「嗯,为了参加陛下的葬礼,将有许多各州与外国宾客前来造访帝都,把这些宾客保护好也是顾全陛下的面子,皇太子想要反对也找不到理由。」



出动军团来安置警备,这是凯鲁该力从弱点所想到的说服方法。



由于必须安置警备,军团也就没办法前进直辖州以外的地方,从这里也没有办法展开攻击,但军团可以驻守在帝都周边,凯鲁该力觉得安心多了。



不管备战状态多么充裕,只要全部的军团都卡在帝都,就会欠缺紧急应变的能力。不过,即使没有办法遂行武力,只要将完全武装的军团派遣到远一点的地方,而不只是配置在帝都周遭,有什么紧急状况发生时比较容易应对。对皇太子来说也是,宾客及臣子为了参加丧礼来到帝都,身为主人的皇太子做最妥善的保护原就是职责所在,所以不会有任何抱怨。



凯鲁该力努力让自己妥协,皇太子则努力做出让步。



「要调动几个军团呢?」



里瑟夫德询问。



「希望可以调动六到七个军团,你让军务大臣等等过来我的办公室吧。」



帝都及其周边地区是皇帝的直辖领土,平时配置十个军团共五万名兵力。



除此之外,还有皇帝亲卫队的一万名精锐士兵。



皇太子有两个直属军团,再加上亲卫队共有五千人,照现况来说,皇太子可以动用的武力合计有七万五千人。



原本是亲卫队队长的裘迦罗,现在已经随著皇帝沉入大海了,失去队长的亲卫队,是否还保有昔日的战力实在很难说。



凯鲁该力认为,如果皇太子可以在皇帝死后立刻即位,并且让成为二世皇帝的皇太子率领帝国军团御驾亲征周边各州,那么至少在旧王国的领土上应该不会有人对新皇帝发动叛变,而且对远方的有力人士也可以崖生强大的牵制。



话虽如此——



由于皇太子不愿意配合,导致旧王国领土内旁观情势的人,或是想自立门户的人都开始蠢蠢欲动。连旧王国领土内的人都如此了,更何况是新帝国的领土,这样的倾向当然是更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