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节(1 / 2)





  “哦,所以呢?”三钮当然知道她娘什么意思,谁叫她如今是个十岁的小丫头呢。

  丁春花叹气,“她没了,以后都没了。”

  三钮猛地睁大眼,“那嫂子这么激动干嘛?猪肝汤不能让你来葵水。”此话一出,觉得不好意思的汉子们登时满头黑线,见小丫头很认真,又觉得好笑。

  村长的婆娘被她弄个大红脸,“不是我,是你大侄子家的丫头,每次都像要了她命,我们觉得那不是病,也没带她去县里看大夫。”

  “那就试试猪肝汤,有用的。”三钮很肯定,卫相挑眉,“你试过?”

  “不可能!”丁春花开口。

  三钮笑道:“娘,我也没说是我啊。是二姐,她有次不舒服,爹,你忘了,我让你买过三次猪肝。我把猪肝切成块,用姜丝和麻油炒好,倒水煮成汤,连盐都没放哄她说那是你给她买的药让她喝,她还说那个药好吃。”

  众人齐刷刷看向杜发财,杜发财不禁后退两步,“好像是,是去年九月份,那时候大妮快生了,我和你娘担心你大姐,后来又赶上收稻子,一忙就忘了问你要猪肝干么。”

  “真的啊?!”村长的婆娘见他说得有鼻子有眼,“钮,这幅猪肝给我。”

  三钮扶额,“你孙女来葵水了?”对方一想,顿时不好意思,“没,没呢。”

  “我以为这么巧呢。”李月季瞥她一眼,“三钮,那猪肝里面连点调料都没有,不难喝吗?”

  “是呀,是呀,喝了不会吐吗?”有人问,“我闻著这个味都不舒服。”

  三钮心想:你们现在生活水平好了,往前推一百年,甭说猪肝,猪毛都见不著,“坐月子的时候必须这样吃,平时炒著吃也行,少放点调料。”

  “那还好。”说话的人又用水冲一遍猪肝,“三钮,做这个给咱们尝尝。”

  三钮见他们把猪下水和羊杂洗的差不多又去帮自家洗菜,“行啊。娘,帮我烧火。”

  “若怀,你去。”卫相道:“三钮,炒菜的时候好好跟他说说葱姜蒜,花椒八角胡椒怎么生成的,省得他以为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作者有话要说:  猪肝汤,作者菌亲试过,做法和三钮说的一样

  第13章 糖醋里脊

  他哪有这么笨?卫若怀动了动嘴巴正想辩解,卫老挑眉,“看什么看,你告诉我葱什么时候开花?”憨小子,给你创造机会不知道把握,活该被若愉嘲讽——没人要。

  卫若怀呼吸一窒,这他哪知道。

  “不知道还不快去。”卫老无声地说著,一个劲冲他使眼色。卫若怀犯难,“我…不会烧火。”

  卫老踉跄了一下,不会正好让三钮教你啊。想他一把年纪,为何还要操心小辈的事,卫老叹气,“若愉,教你哥烧火。”

  “他会?”卫若怀陡然瞪大眼。

  卫若愉正跟几个四五岁的孩子滴咕猪身上哪里好吃,忙得很,乍一听到他哥的质疑,“我当然会,谁像你这么笨啊。走,我教你。”小手一挥,率先往三钮家里去。卫若怀表示怀疑,卫老一瞪眼,他下意识跟上去。

  事情发生的太快,三钮看了看两人的背影又看看身边的老头,总感觉有什么地方不对,“卫小哥他——”

  “那小子太内向。”卫老打断她的话,杜小钮太聪明,卫老可不敢给她留时间深想,“以前在京城人家不找他玩,他能在家待一天不出来。来到这儿周围没有熟悉的人,倒真如了他的愿。”

  老太爷说谁呢?邓乙心下纳罕,他家少爷最懂劳逸结合,什么时候成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书呆子?他怎么不知道。

  卫老说他不知道他就不知道,余光撇到邓乙脸上的疑惑,抬抬手,“家去吧,这里不用你伺候。”

  “哦,好。”邓乙点点头,更觉得老太爷要搞事,可是一想到老太爷十分中意三钮做的饭,被坑的应该不是杜家,所以,是他家大少爷?!

  卫若愉之前不会烧火,架不住他有个好朋友杜小麦,两小孩这两天得空就踩著饭点往三钮家里跑,有次赶巧了,小麦帮三钮烧火,卫若愉瞧著好玩就让小麦教他。

  三钮虽说已来到亓国十年,她去的最远的地方是建康府,没见过主事的官员,从未对谁行过跪拜之礼,有时候就会忘记她所处的是个封建等级森严的社会。也是如此,卫家二少爷要帮她烧火,三钮坦然接受。

  丁春花和杜发财先前也把卫若愉当成尊贵的人儿,谁叫卫相想同乡邻们和睦相处,故意放下架子,渐渐地杜家村的人就把卫若愉当成普通的小孩子,小麦能烧火,他自然也可以。

  在卫若怀不信任的眼神下,卫若愉点柴生火,“大哥,看著柴火别掉了,灶里的柴少你就放点进去,保持火别断。”

  “知道了”被个小孩教导,卫若怀好想捂脸,偷偷瞟三钮一眼,见她正在切猪肝,暗松一口,“你,你准备做猪肝汤吗?”

  三钮一愣,左右看了看,见厨房里只有他们仨,“嗯,不是,猪肝汤是女人家不舒服的时候喝的,我打算炒猪肝。”

  “那一定很好吃。”卫若愉正想出去玩,一听这话,干脆搬个小板凳在他哥身边坐下。

  “小麦跟你说的吧。”杜三钮十分肯定,见小孩点头,“小麦在村东头的村学里上课,若愉待会儿去叫他过来吃饭。”

  小麦的爷爷和杜发财同一个祖父,正在外面帮三钮家垒明天做菜用的灶,小麦的奶奶在洗菜,小麦的爹在县里做事,而小麦的爷爷奶奶早已和其他儿子分家,跟著没有媳妇的二儿子生活。那么,小麦的午饭只能在杜家解决。不明真相的两兄弟异口同声地说,“你真好。”

  “噗……”三钮猛地想到初来乍到的自己。农村人平时吃饭喜欢端著碗出去跟邻居凑在一块,边聊边吃。三钮起初不习惯,然而有一次有个人去吃喜酒,回来时主人家送他们一块羊肉,那时天热肉不能久搁,晚上做饭就把肉煮了。

  对方见著三钮出来就喊:“钮,过来,大哥给你块肉吃。”紧接著,三钮的二伯塞给她一块饼,三钮的大伯娘招呼,“今儿咱家做的鸡蛋汤,过来我喂你。”

  三钮现在依然记得,她当时懵了,村里人都这么客气?事实证明,不是每个村民都村里的孩子都这么热情,关键得看脸。

  小孩去亲戚家蹭饭倒是正常现象。三钮小时候赶上农忙,丁春花会把她送到大伯家,有时候晚上吃过饭丁春花他们还得去地里抢收,三钮便跟她堂嫂睡下,经常第二天醒来已回到自个家。

  再比如三钮的几个堂哥,家里做饭晚,他们又赶著出去,就会来三钮家吃饭。慢慢的,三钮也就不再大惊小怪。见两兄弟疑惑她笑什么,三钮就跟他们解释一番,末了又说:“家里不来客人,不赶上逢年过节,村里人没那么讲究。”

  “难怪杜小麦天天来你家吃饭。”卫若愉明白了,“三钮姐姐,我以后也能天天来你家吃饭?你放心,我不吃白食,等你家插秧,我们去给你帮忙。”

  三钮心想,你家的下人不少,可是没有一个人会插秧,“行啊,我先谢谢若愉了。”说著话见锅热了,三钮倒入麻油炒猪肝。

  鲜猪肝看起来很很血腥,到锅里就变色,不大一会儿就煸炒出香味,卫若愉不禁吞了吞口水。卫大少组织半晌语言,觉得自个能说利索,便问:“我能把你说的猪肝汤的做法写给我娘吗?”

  “你娘?”三钮一想,我去,正三名大员的夫人,搁在她前世生活的年代,差不多是部级干部的老婆,“行啊,只怕你娘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