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4章:让我感动着的老妪!

第84章:让我感动着的老妪!

后来我又搬家了,搬到了原来的房子对面的那幢楼里。

一栋五十年代修建的三层楼的民居楼,灰扑扑的,露着砖石,外墙连水泥也没敷一点儿,楼道的栏杆仿佛是刚刚遭遇了一场打斗似的,砖块露了出来,有些地方已经完全垮掉了,像狗啃了似的,一副破败不已的样子。走在里面,感到阴森森的,只有在二楼正对着楼道的地方吊着一个小灯泡,勉强的散发着光亮。

我的房间在三楼靠边的地方,紧邻着那一层的公共厨房,那是间很大的房间,横在走廊的尽头,水泥地面,因为没什么人打扫,上面已经黏上了一层厚厚的泥巴,从而显得坑坑洼洼的,一家一个灶台,一个水表,燃气表显得油腻腻的,已经看不清它原本的色彩了,肮脏不堪的样子,炒菜的时候,烟子就在房间里肆虐着,窗户已经破了个大洞,不知是谁用一张诺基亚手机的海报贴在上面,勉强地遮掩着。

后来,我常常看见有个比我稍大点儿的女孩儿提着一个桶,还有暖瓶放到那个角落里,等到没人用厨房的时候,就把那破窗户拉过来,在那儿洗澡。那是个身材很好的女孩儿,长相虽然不是那样的出挑,但是,我总觉得那个“洗澡间”跟她很不相配,她应该躺在雪白的浴缸里,陷在浪漫的泡泡里洗她的身体才是。虽然,条件很差,但是,我仍旧觉得一种自由的感觉在我的生命里蔓延了开来。

我的新居是一间狭小的屋子,镶着木地板,当我第一次去看房子时,就觉得那屋子显得很亲切,我总是觉得那是一间有故事的屋子,住在里面的人应该是个漂亮、时尚的女人吧?生活很讲究,指不定还会在下雨的天儿里给自己放上舒缓的钢琴曲来听,很懂得生活情调,可是,为什么那屋子会镶那玩意儿呢?跟大楼里其他的一切比起来显得是那样的格格不入,总之,我觉得那间屋子是有故事的了。

窗户外面就是茂盛的梧桐,树叶欢快地支在半空里,刚下过一场雨,显得甚为碧绿。

我感到这似乎又是一次新的开始,每次搬家,我都认为是对我灵魂的一次洗涤,我始终也没逃离我所生活的所谓的那个阶层,也就是那样的底层社会里,我才看见了那么多的朴实的人,无论男男女女他们的样子都一次次地浮现到我的脑海里,还有那些所谓的颇有优越感的丑陋的嘴脸,也都常常来到我的记忆里,当我回想起那一张张面孔时,就觉得我是永远也离不开那些朴实的人儿了,啊!我是多么的喜欢看见他们那善良的面孔啊。

“人无论到哪里都是人,所以人不需要去努力改变自己在生活中的地位,只需要努力提高爱人类的精神。”

当我一想起高尔基的里曾经有过这样一句经典的话时,就觉得他笔下的人物都是那样的鲜活啊,那些出至最为底层的老百姓所说的话,是多么的富有哲理啊!但是,那时我还没有过什么文学书籍,我不知道他后来会深深的震撼着我的灵魂,在我生命里指引着我该走的道路。那时,我只是喜欢和那些朴实的人呆在一起,但是,我却总想着向上爬,改变自己,现在回想起来,就觉得那时的自己显得是多么的浅薄和愚昧啊!

在我的隔壁住着一个中年男的,我觉得他是个奇怪的人,更多时候我倒觉得他的精神应该有问题,瘦精精的一个人,成天拱着一条腿靠在床上,半死不活的样子瞅着电视。屋子里常常安静着,除了电视,就再没有人说话了,他一个人坐在那屋子里,消磨着自己的日子,似乎他行将死去般,没看见他与谁说过话,他也从不走出他那间屋子,到外面过道上,或者别的地方与邻居说说话,他的世界似乎被一张巨大的黑网紧紧地罩住了,再也没阳光照到他身上了。

其实,他并不是孤独的,他的母亲就住在他斜对面的那间屋子里。那是个矮胖的老太婆,我称她“宋婆婆”,说起话来声音洪亮,我常常看见她拿着个碗抑或是筷子什么的在屋子里啪嗒啪嗒地走来走去张罗着,她似乎没有清闲的时候,总是在厨房与她的屋子间来来去去着,漫不经心地做着家务,到了吃饭的时候,她就把做好的饭菜端到他儿子的房间里一起吃,她给他舀饭,给他打扫屋子,侍候着他。有时候,当我出门买东西,从那门前经过的时候,看见他们如果正吃饭的话,那时,屋子里也总是显得静悄悄的,那男的有时候坐在床上吃饭,很少看见他与宋婆婆坐到桌子前一块儿吃,冷冷清清的一个家庭。

“宋婆婆,你老公啊?”

有一次,在厨房里我们聊着天,突然,我就那样子问了。

“不是,是我的儿。”

宋婆婆的脸上也并没显出一丝尴尬的神情来,倒是我着实地感到窘迫了起来。

“那你媳妇呢?”

“早就跑了。”

她边刷着锅边大声地说,显出一副愤怒的样子来。

“跑哪儿去了呢?”

“跑到外国去了。跟别人跑了。”

听了那个男的的故事,我就有点儿可怜起他来。

“跟别人跑啦她老婆?”

后来,有一天,那男的突然消失了,他又组建了自己新的家庭,从伤痛中终于走了出来,去过自己的正常的生活了。

那房子空出来了,宋婆婆准备出租,因为房间要比我的那间大上一点儿,价格还要便宜上一些,月租只要一百元,于是,我退了以前的那一间,很快地就搬到了那屋子里。

其实,我害怕着那张木床,想起曾经她儿子成天价的都躺在那床上,我就着实害怕起来,我常常觉得那床上似乎曾经躺过死人似的,即便,宋婆婆的儿子事实上是个活人,只是显得病怏怏的罢了,但是,我却始终那样认为,那样的感觉一直折磨了我好久。

我把屋子重新拾掇了一番,在靠窗的那张陈旧的书桌上摆上了我从外面那些石头缝里采来的小野花,我把它们放在灌了水的玻璃瓶里,看着就很新鲜的了。下面的鸟儿啁啾着,阳光投射进来,落到那小花儿上,就觉得生活很充实的了。

坐在窗前,常常我一坐就是大半天,有时候从早上一直到傍晚坐在凳子上看我的自考书,有时背上几页连篇的问答题,就要花去我几乎一整天的时间,看见我那个样子,宋婆婆那时就拿着个筛子,抑或是把她的筷子捏在手里朝地上甩几下,显出一幅关心的样子站在我的门前道:

“你吃没吃饭的哟?”

“没有。”我便从正看着的自考书上侧过头去回答她。

“要吃饭啦!你这样一天到晚不吃饭,要不得哟,以后书读出来了,莫又得病了。”

宋婆婆劝着我,要我去弄饭吃,可是,那时我总觉得会得什么病呢?看书与得病又有什么关系呢?难道看书就会得病吗?所以,我总是觉得她的话是多余的。但是,后来当我得上了肾病,尿频的顽疾时,我才恍然大悟过来:

“啊!原来宋婆婆说的那些话是真的啊!”

就后悔着当初应该听她的劝,要吃饭,可不能一味的光抱着书看啊!常常拿着书,在凳子上我就一动不动地看起来,几年下来后,于是,我便真的得病了,我那每隔几分钟就要去小便一次的毛病一直折磨着我,我常想,如果当初一开始就注意劳逸结合,看一会儿书,就运动一会儿的话,至少走一走,出去散散步,也会对身体有帮助的啊。久坐对肾不好啊!

那时,我喜欢着宋婆婆。她的屋子大得很,斑驳的墙壁,靠墙的地方放着她的一张大木床,上面挂着白罩子,屋子里常常被她拾掇得锅是锅,瓢是瓢的,桌子上永远也是干干净净的样子,吃不完的饭菜就放在上面,盖着一个塑料的盖子,用一张干净的白纱布遮着。

我总觉得她的屋子是很凉爽的,看见那些规规矩矩地摆放得整整齐齐的家什,心里就更感到凉快的了。傍晚的时候,夕阳的余晖才落到她的屋子里,那时,她就一个人独自地坐在一个小矮凳上扇蒲扇,她常穿她那件白色的短褂子,头发用钢夹子在两侧耳畔一丝不苟地别着,裤子也干干净净的,的确良的质地,那使我不禁想起我的外婆来。

偶尔,看书的闲暇,当我看见她拿着什么东西又在楼道里走动起来的当儿,就想象着我坐到她家的桌子前,与她一起吃饭的场景来。听着她把锅碗什么的弄出清脆的响声来,静静地感受着这一切,就觉得是多么美妙的事呀!

我常常感到我们就像婆孙一样,虽然,我们各自生活在自己的屋子里,但是,她常常对我说的那些关切的话,总是让我感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