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温暖的他第25节(1 / 2)





  一路沿着漳河走, 晨风夜露在梧桐树叶里翻滚, 迎面是河水与水草清新的气息, 还有远远传来的码头上棒槌的声音。

  漳河是桃源县母亲河,亦是在山路开通前,外界进入桃源县的唯一通道。

  相传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真正的出处便在这里。

  在漳河旁边,至今还保留着魏晋时期的一处古迹,叫“守拙园”,据说那就是陶渊明曾经在桃源县居住的地方。

  昨天许铭提到了守拙园,说要按古籍资料,将守拙园一比一复原,这不仅仅是开发旅游的巨大资源,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文物修缮工作。

  云采奕以前只知道他是个温暖的人,是个家世显赫的人,却从来不知道他有这么大的抱负和野心。

  那是她的前男友诶。

  现在知道他越来越好,从某个侧面也证明了自己的眼光,只是这种眼光也就到这儿了,不可能再往前了。

  可是这个时候,怎么又看见了他?

  漳河自西往东,河面宽阔,旧时为了便于管理,码头几乎都设置在北岸,因此北岸相对繁华,南岸相对冷清,到了今时今日,尤甚以往。

  北岸人来人往,热闹喧天,南岸几处残垣断壁,几所古宅失修,大树盘根,杂草丛生。

  隔着河,隔着潺潺水流,和清晨笼罩山城的霭霭雾气,云采奕骑车沿着北岸走,一眼看见对面那灰墙之间的一抹身影,白短t,黑长裤,在那沧桑的破旧河道上跑步。

  不会吧?许铭?

  他在晨跑?在这样的地方?

  那跑动的身影充满力量感,和他身后的落败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说不清楚是什么念头的驱使,云采奕骑车骑到桥头,将电瓶车停在路边,往桥上跑去。

  那桥是宋时的古桥,古朴苍老,只允许步行。

  她站在桥中央的至高点,睁圆了眼睛去看那身影。

  总觉得不太真实。

  而那人似乎也看见了她,朝她的方向跑来。

  山城的日出总比其他地方晚,东边云彩透尽了红彤彤的晨光,太阳才从山脚跃上山顶,万丈光芒齐发并射,瞬间照亮了一座城,一座桥,一个人。

  云采奕忘了反应,就看着那个人大跨步地登上桥头,全身沐着第一缕阳光,鲜亮,蓬勃,像光一样朝自己走来。

  心房狠狠震了一下,脑海里飞出一帧画面。

  她叫着他的名字,跳进他怀里,不停地蹦,将他的脸啄来啄去地亲。

  他左右躲着她,可双手却稳稳托着她的臀,抱紧她。

  “怎么站在这?”

  蓦然回神,男人已经走到面前,正看着她,幽黑的瞳仁深处,倒映着一个花痴的她。

  云采奕涨红了脸,眼神扑闪,反问说:“你怎么在这?”

  “你不看见了?”许铭声音清润,含着一丝笑。

  云采奕:“……”

  那笑有一点促狭,仿佛将她脑海里的画面窥见得一清二楚。

  云采奕羞恼,转身就想走,许铭又叫住了她:“带纸巾了吗?”

  云采奕脚步停了下,拉开斜挎包,胡乱翻了翻,拿出一包纸巾递上去。

  再抬头,才看见男人满头是汗,脸颊两边挂满了汗珠,晨光下,晶莹剔透,连眼睫毛上都有,亮得发光。

  她挪开视线,去看河水,看码头,看捞树叶的小船。

  可两人的距离太近,她闻见他身上热腾腾的气息,那是剧烈运动后偾张的,清烈的,带着多巴胺独属于他自己的体香。

  “都给你吧。”

  她没办法等他擦完汗,再还纸巾了,假装大方地摆摆手,转身就跑。

  “云采奕。”

  许铭站在原地,看着那落荒而逃的背影,眸底愈见愈深。

  *

  陶美华的菜新鲜又好,很快就卖光了,换了钱宰了只老母鸡。

  云采奕在菜场里找到母亲,两人又买了点别的东西,一起回家。

  到家后,奶奶正等她们吃早饭,看了看她们买的东西,问孙女:“油条呢?”

  云采奕一拍脑门,忘了。

  都怪许铭。

  没有油条的早饭,怎么吃都不香了。

  云采奕在心里将许铭上上下下、前前后后问候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