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阿兄太爱我怎么办(重生)第3节(1 / 2)





  他顿了顿,低声提醒道:“屋子里有行房后味道。”

  嘉玉好不容易维持无所谓表情再度垮掉了。

  紫檀木的案桌四角发翘,案桌上雕刻着吉祥的蝙蝠纹路,少年坐在紫檀木雕核桃纹的圈椅上,将手腕搁在案桌上。

  留着胡须的老者一番望闻问切后,沉声说道:“殿下、体内的毒素确有好转。”

  嘉玉听了,悬着的心微微松了,她不要脸面愿意和太子做那种事,如今还强撑着听陈老的诊断,一是想证明她和他之间发生那种事是事出有因,其二就是真的放心不下太子的身体。

  他看着是个健康的正常人,可前两日她可看见他当着她面,吐了小盆乌血。

  太子看了她两眼,笑着道:“表妹如今可以放心了。”

  嘉玉正准备应是,陈老收到太子瞥过来的余光,先嘉玉一步开口了:“放什么心,一次也只能压制一个月的毒性,在尚未找到解药之前,怎能放心。”

  嘉玉一听,愣了愣,才反应过来陈老的意思,她愕然道:“还要做那事?”

  陈老觑了觑左卿安沉稳的表情,道:“当然。”

  闻言,嘉玉的脸白了白。

  太子看着她的脸色,心有不忍,但很快,这抹不忍便淡下去了。

  重生回来的那日,她已经嫁给了兄长。于是为了今日,他筹谋近三年,强忍住心中的欲望,先破坏她和兄长之间的婚姻。

  再然后,让她去江南修养,等他成为太子,费尽心血,掌握大安的泰半兵权,又将户部纳入掌中。

  确定陛下已经是被他拔了爪牙的老虎,才敢令人将她接回来。

  这一世的走向和前世不同,他确定不会发生前世的悲剧。

  一切他都很满意,但也因这世他避开前世遭人陷害的落难,也未曾和刚和离的她相依为命,所以她没有爱上她,只当他是弟弟。

  不过他也不欲按照前世的发展,前世,纵使她后来喜欢他,却始终不愿意嫁给他,只愿以女官的身份,陪着他。

  一切只因为那什么狗屁伦理。

  既如此,这辈子一开始,便让她成为他的人。

  心思转瞬万千,太子面上却善解人意道:“表妹不愿意也无妨,如今孤多得的这一个多月已是表妹大恩,下一次便不辛苦表妹了。”

  嘉玉听了,左右为难地说:“那你体内的毒?”

  “这个月能找到解药我自是无碍。”说到这儿,他又淡然笑道,“若是寻不到,便是我命该如此。”

  嘉玉和他的关系不错,但也就是不错的兄妹情谊或者说姐弟情谊,她能为他折几年寿,但还没有到为他生为他死的地步。

  只是他如今贵为太子,他若是有个什么意外,好不容易风雨渐歇的大安恐怕又将迎来一番风暴,她自己,也是接受不了的。

  如是想着,嘉玉僵硬的扯了扯嘴角:“我愿意的。”

  听到这个回答,太子丝毫也不意外,两世中,他第一次近了她的身,怎么可能也是最后一次。

  他望着她,迟疑道:“是不是太过勉强表妹了?”

  嘉玉抿了抿唇:“不勉强。”

  太子叹了口气,他诚恳道:“表妹的恩德,卿安必铭记于心,我知这事是为难表妹了,他日表妹若是有用我的地方,卿安必万万死不辞。”

  嘉玉囫囵地听完这番话,知道她是占了大便宜,卿安已不是不受宠爱的小少年,是大安的太子,未来的帝王,能得她如此诺,就像得了免死金牌般。

  只她现在着实不想在这儿待了,她浑身黏腻腻的,想回沈家沐浴更衣,当下便说了几声多谢殿下后,便轻声告辞。

  “表妹稍等。”他却出声再度叫住她。

  嘉玉稍稍皱紧了眉,今日事后,他一叫她,她胸口就怦怦直跳,生怕还有什么更难接受的事情。

  太子在腰间摸了摸,取出个玉白的瓷瓶,轻轻咳了一声道,先说了番回去小心些的关心之词,然后才道:“这个拿着。”

  “这是什么?”嘉玉看着瓷瓶问道。

  他的脸肉眼可见的红了红,仿佛有些不好意思般:“你初经人事,走动又有不适,这个是用来涂抹的药膏。”似乎是怕她不懂,少年狠了狠心,说的更□□裸了些:“用在那处的。”

  嘉玉不知道她是如何接过药膏的,如何走出那间除了她和太子外,还有尤老的屋子的,她只觉得整个人烧的可怕,恨不得面前有个坑,然后跳下去将自己埋好。

  她转身离开了,太子脸上的羞涩便如数退去,只定定地望着她的背影,等嘉玉的背影彻底消失不见,一直老神在在坐在扶手椅子上的“陈老”猛地起身,单膝跪地道:“属下逾越了。”

  他的神态无比恭敬,也没丝毫方才的随意,行至之间,也无暮年老者的迟缓,身形迅速,仿若壮年男子。

  左卿安立在门前,目光一直望着嘉玉方才走过的地方,并未回头,只轻描淡写的夸赞道:“你扮的陈老,是越来越好了。”

  第3章 嫉妒

  陛下曾生有四子,但四位皇子,皆已逝世,两年前过继平王次子,立他为太子。

  陛下的兄弟虽不多,掰开手指仔细数数,也能摸出几位兄弟。

  但平王虽然是陛下一母同胞的兄弟,可平王嫡次子在数位堂侄辈中,除了模样算的真好,好的不能再好外,其他从没听说他任何的优点。

  各位老臣想破脑袋都想不出为何陛下要过继他,过继平王世子也好啊,于是当年此消息一传出,金銮殿前跪了满满一地的大臣,恳求陛下收回成名。

  只陛下是个一意孤行的,执意如此,有些大臣当时就不好了,平王次子才能平庸,怎么担得起一国储君的重则。

  但没想到,平王次子坐上太子的位置后,处理政务老练周到,手段毒辣,于政务兵事,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