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成庶女的庶子第108节(1 / 2)





  自从把方子交上去,他也没特意去打听过,到底是谁承接了这个秘密任务。但从后续的反馈来看,应该还是赵师兄,他的可能性最大。

  当值这么久,宋朗旭最深的感受就是,走流程太讨厌了!明明一件事很简单,但一旦要走流程,就会耽误双倍,三倍的时间,美其名曰,遵守制度!另外还有拉帮结派的,一件事情可能对大多数有利,但一旦某一方不满意,哪怕本来是好事,对方也要搅和散了,抱着一种对方输了就是自己赢的心态。这样搞,做事怎么不复杂,怎么不收效甚微呢?

  好在他跟谢师兄能够守望相助,又有之前两位先生留下的余荫,才不至于举步维艰,如果是新晋官员,才难了。

  但他们这边就是人太少了,要做事时找不到人手,常常身兼数职,超负荷运转,也是挺累的。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想起这件事后,宋朗旭去了最近制盐的进度,谢雪斋答:“的确有效果,速度也比原来快,但是他们觉得,还能再改进改进,让产盐量再稳定一点。”

  “也好,到时候盐要运送到全国的,质量,产量都稳定才好呢。”什么都赶不上稳定出产。

  宋朗旭想着等盐制好了,下一步该干点什么,既能改善民生,也不会犯忌讳。

  水泥能铺路,养殖种植能改善居民体质,水银镜可以当做奢侈品快速圈钱,还有炼铁能够造兵器,炼银能够充实国库.....唔,就是觉得每一样都有些高调,该收一收。

  宋朗旭打算慢慢的来。

  就是不知道,骄杨在江南,研究地怎么样了?

  被他心心念念的李骄杨,坐了十天船又搭了几天马车,颠的一身酸痛,总算是来到了江南富庶地,刚下马车,就闻到一股沁人心脾的花香,随着风传进她的鼻端。

  好香啊!这股味道真的好香!李骄杨闻了又闻,正感叹着难道江南百姓还有种植香花装饰生活的心思时,看见侧面一位村妇哼着小调,头戴香花从她身边走过,脸上写满了惬意和安稳。

  这次跟着李骄杨一起出门的是她弟弟骄枫,半大的孩子十分惊讶:“诗里的江南,原来是这个样子的!”

  风景秀美,草木遍地,还有秀丽的姑娘哼着软语小调,一切都是那么安稳美好。

  “石头,她们怎么种了这么多花啊?”

  石头答道:“因为本地田地丰茂肥沃,山野空地都能拿来种植香花香草,再用这些来研制香粉,价格便宜人人都用得起,同样能够赚钱,所以香粉行业也发展起来。”

  哪个女子不爱香粉的?李骄杨听了,自然要去脂粉铺里探一探路。

  家里也有个脂粉铺子,这些年生意还不错,在老顾客中口碑不错,但如果有新品的话,也未必不好,她的第一站就定在脂粉铺里。

  结果这么一看真是大开眼界,香囊香药香饼各具特色,香味各有不同,更有那甜香粉白四样俱全的茉莉香粉,是江南女子的爱物,扑在脸上不仅好看,还养皮肤。

  李骄杨逛着脂粉铺子,乐不思蜀,险些忘了自己的目的。

  她心里渐渐冒起一个主意来,想要也做这么一间铺子,本来家里还有三百亩的山地,荒着也是荒的,利用起来种香花,不是刚好吗?

  随即她让石头去想法子收购香粉的制作方子,还有带走不用特别好的,够用就行,具体怎么用,她们可以回家再慢慢研究,稍作增改,融入本地特色。

  听着耳边的香花小调,李骄杨更是心头一动,让人专门去学了这首小调。

  香粉的事情先告一段落,接下来就是参观织布坊的事情,织布坊有官营的,每年上供布匹给宫中,余下部分才供应给民间,花纹大多是典雅富贵型,突出一个华丽。民营的织布坊虽然在原材料上稍逊一筹,但用色大胆,图案也新鲜,偶尔也会有意外之作。

  一行人看了又看,面对大批大批的货架,都恨不得全部采购回家,实在太好看了!

  李骄杨好容易收敛心神,对着作坊老板说:“我们想去看看那些绣女织娘,她们平时怎么工作的。”

  作坊老板虽然觉得这个要求奇怪,但更能看出这一行人穿戴富贵,气度不凡,又是京城来的,保不准就是什么大官家里来采购的,毕恭毕敬的答应了。

  正巧有织娘过来送布料,他喊一声,“许娘子,你带这些客人去你家的织布机看看。”

  “织布机有什么好看的啊?”被喊的许娘子放下手里布匹,眼睛在李骄杨身上一瞟,立刻露出笑意来:“哟,来了大客人哩!看,随便看,我们整个村子的姑娘妇人都在织布,全都供应给这家作坊的,好处就是品质稳定,风格统一,如果要是布匹出了什么问题,都能马上找到对应的人,负责到底,而且每隔一段时间我们还会去学习新的花样子,保管客人满意......”一张巧嘴,都要把自家的布匹说出花来。

  李骄杨哪儿见过这样能说会道的妇人,能言善道不说,还特别会调节气氛,没一会儿就把这一群人都逗笑了,根本没觉察到一路走了多远。

  很快就到了这位许娘子的家里,她推开自己院子门,里面有个汉子听到门响,头也没抬说:“娘子,饭我焖在锅里了,菜也提前切好了,还有什么要做的?”

  许娘子巧笑倩兮:“相公先不急,咱们家来客人,想要去看看织布机,你先等等我。”

  身后的李骄枫发出倒吸冷气的声音,许娘子家里竟然是男人做饭吗?不是说君子远庖厨吗?男人不都是等着女人做饭吗?

  许娘子笑吟吟回答:“谁在家谁有空,那就是谁做饭呗!我相公也长了手,别的干不了,砍柴切菜还是能做的,不然干等着,大家岂不是一起饿肚子?”

  许娘子的相公擦干净手上的水,憨憨一笑:“对啊,我娘子平时忙着织布,一坐就是一天,腰酸背疼,本来就够辛苦了,我空闲一点,能干多少就干多少,庄户人家,比不上各位客人。”

  边说边点头哈腰,把人请进纺织间。

  许娘子家里还有一间单独放织布机的屋子,门口放了一盆净水,许娘子要是手上生了汗,都要洗干净再重新上机,生怕污了布料的。她织出来的布料也的确精美绝伦,独一份的好看。

  许娘子上机展示了一下织布的步骤,李骄杨认真观察,发现跟她买来的织布机虽有区别,但是大差不差,总体一致。

  许娘子对织布机特别爱惜,用过之后还要在上面盖一层粗布遮住,李骄杨心里一动,就问道:“这织布机花了多少银子?”

  “可是花了足足八十两银子,全是我自己挣回来的!”提到这点,许娘子格外得意,“我以前什么都不会,特意拜了师父学,学了七八年才出师,但空有手艺没有织布机,只能给别人家打零工,赚点手工钱,挣的又慢。我后来发了狠心,一直织布不停,终于靠着积攒下来的钱买了一辆织布机回来,这不,赚钱的速度比以前快多了!”

  有了织布机,这才有了她们现在慢慢改善的家境。

  “不是说有人租借织布机,用布料偿还吗?”李骄杨想起石头曾经提过的事情,提了一嘴。

  许娘子嘴角一撇,“的确有,但是租借的织布机多都是半新旧,不怎么好使,要偿还的布匹还多,并不划算。”买的哪儿卖的精,不赚钱的生意哪有商人愿意做?

  李骄杨问了那个数字,的确太多,居然需要二百匹,得织到猴年马月去?

  她想了想问道:“要是有人出租机器,同样需要二百匹,但是这种新织机差不多速度是以前的两倍,许娘子可愿意?”

  许娘子想了想,“如果真能加快速度,二百匹倒也可以。”节约一半时间,也适合那些没有家底的织娘。

  得到确定答案后,李骄杨心头一定,又问了一些跟织布相关的问题,许娘子都一一回答,又邀请她们去村里其他织娘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