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成庶女的庶子第59节(1 / 2)





  “不辛苦,不辛苦!如果年年都能丰收,老汉甘愿起早贪黑呢!宋先生的恩德,我们都记在心里呢!等到鸡仔出栏了,我们请宋先生吃全鸡宴!”

  “那感情好,我可记着这一口啊!大伙儿可是都听见了,不能耍赖啊!”

  众人都哄笑起来,还有人作怪说:“今儿是八月初八,我可没记错日子!我做见证人。”

  “还有我还有我!”

  众人都笑了起来,在愉快的气氛中,就着小菜他们把新米吃的干干净净,赵辰之已经收拾好情绪,对着众人说:“现在虽然收获了,但是鸡鸭还没出栏,等到年底事情都办完了,我来开流水宴!”

  “对啊,你们走了这么远来送饭,着实辛苦了,回去吧都回去吧,”宋朗旭也劝着,“以后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的。”

  村民们依依不舍,始终舍不得走,又劝了好久才慢慢散去。

  衙门清理现场,刘主薄站在大门口望着天空,多少年了,他只见过村民们在衙门撒泼打滚装聋作哑,为了一个鸡蛋都能吵半天,哪儿见过主动来送东西啊,他们不要还硬塞,甚至有人丢到衙役们的怀里扭头就跑的,也不怕砸着人。

  照城,真的要不一样咯!

  *

  肥料作为重中之重,一直都在加班加点的生产,尤其是上回宋朗旭去巡逻,结果碰到一个苦心专研的,想要延长肥料的保质期的朱平,还真被他研究出来了。

  以前的肥料只能保存一个月,现在的肥料能够存放半年,营养虽然有所流失,但比起存储便利根本不算什么。

  再经过反复试验后,这个法子趋于稳定,已经投入生产,一筐筐的肥料经过发酵混合后,已经摆放在库房里,正等着明年春耕时大展身手,供应给全城百姓。

  不过,现在出现了一点小问题,那就是肥料的原材料不够了。因为原材料都是菜叶结梗之类的东西,数量有限,胡小三以前负责收购原材料,附近的村子都收刮干净,要去更远的地方收了。

  “实在不行,就组织人手去更偏远的地方收,再不行可以去隔壁的福光城,仙火城去采购也行。”宋朗旭对着刘主薄说,那些城市人口更多,不缺原材料。

  刘主薄连连点头,暗暗记下,就组织人去收集原材料,当然,肥料作坊里也出了一个新规矩,就是送一斤的原材料过来,明年春天能够换两斤肥料。

  虽然肥料定价不贵,但是白捡的便宜谁会不乐意呢?

  肥料作坊把这个收购原材料的告示挂出去,中间还发生了一件小风波。

  肥料作坊主姓岳,做事还算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他把收原材料的告示一贴出去,就去整理账册了。结果一晚上的功夫,作坊外面平白无故的多了十几个木桶,里面全是收集来的材料。

  岳坊主把附近的村民都问遍了,愣是没有一个人承认是他们送的,哪怕那个木桶底下刻着他家的姓氏,还是梗着脖子不承认。

  岳坊主被逼无奈,把能查到出处的原材料都登记造册,等明年肥料生产好了,也悄默声的扔他们家门口,哼!他也会耍无赖的。

  他这一举动,让肥料作坊门口的原材料越堆越多,从十几桶发展到二十几,三十几,堆的到处都是,这下来源都找不到了。

  岳坊主无奈之下只能找到上司禀告,这下账本配不平了啊,要疯。

  刘主薄只好让他专门把这一部分做好登记,留做他用。

  *

  时间一点点过去,天气变得不冷不热,养在圈里的鸡鸭都有了半大模样,顶多再养上一两月就能出栏。

  初步估计数量,鸡至少有四五千只,鸭子也有三千只,数量不算少,摆在他们面前的问题就是,怎么销售。

  鸡鸭之前吃饲料长肉,但到了体型极限后就光吃不长了,每天还会消耗大量的粮食,养他们就变成了负担。

  “没错,这个时候开始宣传预热,也差不多了。”宋朗旭站了起来,指着他的计划书,“第一步,先打响照城风干鸡,风味鸭的金子招牌来!”

  人的名树的影,菜肴也是如此,凭什么西湖醋鱼就比别的鱼菜卖的更贵,全靠的就是名气!

  早在之前,宋朗旭已经做好了人员培训,等着他们去给照城风干鸡打响第一炮。

  *

  福光城。

  福光城因为背靠河流,船运发达,来往的商队都要从这里经过,所以经济商业更发达,人口也比照城多一半多。

  自然的,福光城的酒楼也有各自的招牌菜,请的大师傅还是从京城花大价钱专门来的,请大师傅做一道菜,就要二两银子,一般人都吃不着。

  此时这座以城命名的福光酒楼正是饭点,客来如织,人群络绎不绝,都想着过来品尝招牌菜。

  这时从外头来了三四个青年,说说笑笑的找了个张桌子坐下,拿着菜单点了半天始终不满意,就把小二喊了过来:“小二,店里的全部菜色都在这里了?”

  小二自豪点头,“当然,我们店里可是有足足三十道菜啊!只有客人您想不到,没有我们做不到的。”

  “我要吃的菜,你们这里明明就没有。有风干鸡吗?”

  小二一卡,“有红烧鸡,清炖鸡。”

  “有风味鸭吗?”

  “鸭肉不好吃,味腥,只能做红烧。”

  “那不就结了,都没有嘛!还说只有我想不到呢!这牛吹的也太大了点。”点菜客人无趣的阖上菜单,“算了,我也不为难你们,给我们上一道福光醉鱼,一道福寿肉,清炒时蔬,再加个汤吧。”

  客人一副不满意的样子,他们也确实没有这两道菜,小二只好先去后厨房通知做菜。等到全部的菜色做好,客人伸出筷子尝了一口福光醉鱼就再也不肯吃了,只捡着时蔬吃。

  他这副不情不愿的样子,吸引了其余客人主意,乖乖,二两银子一道的菜,尝一口就不吃了?真不知道生了一张怎样金贵的嘴。

  后厨的许大厨皱起眉头,“真的?我做的菜还不满意?”

  他放下围裙,打算去问个清楚,那么多人吃过他做的菜,还没见过这么挑刺的,难道是隔壁的酒楼找人过来砸场子的?

  许大厨气势汹汹的过去,不料那客人说,“我对这道菜没意见,不论是火候还是刀工,调味都已经到了圆满的地步,许大厨您不愧是京城名厨,但是这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