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重生古代当地主第33节(1 / 2)





  第二天一早,张信就起床跑步,家里的事不用他做,也就有这个闲情了,而且想要过上□□生活,健壮的身体总是少不了的。

  吃过早饭,张信就架着马车领着一家子上县城去了,河面上由木头简单搭成的桥已经被张信给拆了,换了座带栏杆的、精致、结实的板桥。

  路上有几个去赶集去得晚的看到张信的马车,皆投去羡慕的目光,真是没想到,这才短短几年,张信一家就从让人可怜的地步一跃成为众人羡慕的对象。

  马车一路驶向信记杂粮店后院,里面已经放置有一辆马车,那是张信给青山配备的公车。

  张信在县城一共开了三个铺子,分别是正宗肠粉店、信记肉档和信记杂粮铺,重要的是三个铺子的房契都在张信手上。

  杂粮铺是青山在打理,同时兼顾肠粉店和肉档铺的账目,三年来,青山成熟不少,已经能独当一面了。

  青山听到伙计说东家来了,忙过来迎道:“姐夫,你怎么过来了?”

  张信还没开口说话,马车上几个小的就欣开车帘喊道:“舅舅。”

  “这不,趁着赶集热闹,带着他们来逛逛。”张信笑道。

  “舅舅,表弟在吗?”二丫问道。

  青山笑道:“这会儿正在学堂里上学呢。”

  二丫问的是狗蛋,大名刘展承,如今已经九岁了,早在一年前就送去上学堂了。

  “你去忙吧,不用招呼我们,我们自己出去逛逛。”跟青山打了声招呼,张信就带着刘氏娘几个出去了。

  青山则回转房里,月末了,许多账目要整理,他确实有些忙。

  “爹,我们先去集市吧。”

  “不行,这会人多,不安全,我们先去书店,等买完书再去。”

  “那好吧。”二丫只能同意道。

  到了书店,掌柜的就迎了上来,这可是大主顾,笑道:“张老爷,您可来了,最近又进了一批新书,不知张老爷是否感兴趣?”

  “哦?那我可得看看。”

  然后张信对几个孩子道:“你们自己去选吧。”

  几个小的便撒丫子跑开了。

  张信一家子进来,加上掌柜的热情招呼,倒是引起了书店里其他人的注意。

  其中一个年约是十五六岁的少年郎直直打量着下大丫,大丫虽未长开,但眉眼间可见日后容色,并不美艳亮眼,但也算得上是温婉可人。

  见大丫一个人在挑书,忙走了过去:“不知这位小姐要选什么书,说不定我能帮上忙。”

  侍立在少年身旁的小厮心里翻了个白眼,自家少爷不学无术的,也好意思说这话,今儿个还逃学来买话本、小黄书来着。

  大丫被吓了一跳:“不用了,我自己会挑。”

  少年被拒也不走开,继续道:“小姐可是要选诗词类的书,我记得有本《声律启蒙》倒是不错。”嗯,他记得他刚开始学作诗的时候就是学的这本。

  “那本我看过了。”

  “这样啊...”少年忙看向自家小厮,不停使眼色。可惜近墨者黑,小厮也就认得几个字,哪里读过什么书,就是他眼抽筋了都说不上来。

  少年当即尴尬地转移话题:“在下本县县丞之子章永平,不知小姐芳名。”

  “姓赖,名蛤|蟆。”张信出来就看到有人在调戏自家闺女,一看就不是什么正经人,这不都问上闺名了,张信哪里忍得住,当即冷冷回道,然后就带着大丫走了。

  只留章永平在那回味:“癞蛤|蟆?”

  小厮幸灾乐祸道:“少爷,人家说你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呢。”

  章永平踹了他一脚:“要你说!刚才叫你说你不说,现在倒是口齿伶俐了,哼。”

  小厮撇撇嘴,小声嘀咕道:“还不是跟您学的。”

  这厢,张信问大丫道:“那人跟你说了什么?”

  大丫当即将经过说了下,她根本就没往那方面想,自然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张信这才放心,一旁的刘氏看得好笑。

  待大丫去挑书的时候,刘氏感叹道:“婉慧也该说亲了。”

  “还早呢,再等一年再说。”张信心里也不知是什么滋味,并没有那种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感觉,而是辛辛苦苦养大的白菜就要被猪给拱了的糟心。

  因着这个,张信逛集市的时候都心不在焉的,旁人多看自家几个女儿一眼,都有种被觊觎的感觉,然后草草地带着他们回去了,弄得二丫几个郁闷不已,他们还没尽兴呢。

  张信一家子回到家,何成就接过马车:“老爷,您回来了,我爹正找您呢。”

  “何叔找我什么事?”

  “地里的租金都收上来了,得跟老爷您报个账。”

  这会儿是十月末,最后一茬蔬菜、萝卜之类都收了,自然该收租了,张信家的地收的是地里实际出产的三成。

  “那行,等会我就去找他。”这个事还是要抓的,尽管何叔办事牢靠可信。

  现在天色尚早,有段时间才到饭点,二丫下了马车就找上不远处的沈福,道:“大福哥,你陪我去玩吧。”

  她今儿个买了几个新头花和零嘴,得跟好朋友分享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