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基建高手在红楼完结+番外_319





  “小人自幼就招蚊子。只要有小人待着的地方,那蚊子必定是招呼小人而别人无事。”李师爷向贾放解释。

  “那你估计是o型血。”贾放随口说了一句,就转向袁县令,“有一件要事需要袁大人知道。”

  “贾大人请讲!”袁化到了贾放面前,不敢再有丝毫抱怨,赶紧拱手示意听贾放吩咐。

  “太子太傅夏省身大人奉旨南下,担任南方各州县的学政一时,袁大人可知道了?”

  “自然是知晓。”袁化早已从朝廷的邸报上看到了这件事。毕竟科场弊案,京里传得满城风雨,南方不可能一点消息也无。他还听说这夏大人很可能会先过来武元县,毕竟现在平南节度使的官署就设在武元。

  “原本夏大人最晚明日到达武元的,谁知他老人家在路上病倒了。”贾放说起此事,皱紧了眉头。

  袁化心想:老人家千里跋涉,路上有个水土不服什么原属正常。谁知贾放继续往下说:“可能是疟症。”

  袁化:……

  疟症又称打摆子,发病者高烧时烧得浑身滚烫,但再过一阵又会全身发冷,冷到牙齿打颤,甚至盖几床厚棉被都还嫌冷。

  这病对年轻人来说都十分危险,更别提夏大人一把年纪了。

  “这,这可如何是好……”袁化搓着手,在贾放面前充分展现了他遇事没啥主意的本质。

  “听闻海外有一种神树,名曰‘金鸡纳’,将这树的树皮研磨成粉,给疟症患者服用,当可缓解,治愈的把握也比较大。”这时李师爷突然插话,在节度使大人面前表现出他相当的博闻广见。

  但是贾放没买账。贾放只抬了抬嘴角,似笑非笑地说:“金鸡纳霜啊,其实我也有!”

  李师爷:……这来自海外的神树,贾大人也有?

  “金鸡纳霜对于慢性疟症的晚期疗效较好,早期与中期都不起什么作用,而且毒性也大,完全比不上我们这里出产的青蒿素。”贾放出神地说。

  “只不过青蒿素现在提取的还不够多,如果短时间内疟症患者暴增,还真的不大好办。”

  这时无论是袁化还是李师爷,都已经完全跟不上贾放了:青蒿素是什么,疟症患者又为何会暴增?

  正晕乎着,贾放已经转过脸,肃然道:“武元县县令袁化,师爷李……”

  “李有为——”李师爷非常紧张地提醒,面前这位节度使大人异常严肃,像是要把什么极其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两人。

  “你们两位现在立刻回武元县,第一件事,设法派人去将夏大人从驿站处接到武元县,务必精心照料,本官随后就带大夫一起前往探视。”

  “第二件事,立即动员武元县衙,去县城和乡里了解最近有倏冷倏热症状的病人,人数有多少,家住各处,探问是否有一家一村多人患病的,立即报上来。”

  说到这第二条,袁化慌了:“您这么说,这岂不是……时疫?不对啊,您刚才也说了,这就是疟症啊!”

  “疟疾就是一种疫病,”贾放很肯定地说,“而且是虫媒病。因此这第三件,袁大人,你回去以后,立即组织全县百姓,努力灭蚊,无论是熏烧驱赶,还是在卧房等处挂制蚊帐,还是清理积水,在河池之中饲养游鱼……总之尽一切可能,在武元县内开展大规模的灭蚊活动。”

  “这件事非常要紧,你们二位若是办得好,本官可以为你们上表报功。”

  一听贾放这么说,袁县令和李师爷登时激动万分,脸都涨红了。谁不知道那桃源寨的张友士就凭一份《血防报告》而扬名天下,若是在这疟症上也能建功,那是不是全天下又能知道个袁化/李有为了呢?

  “袁大人,本官原本找你还有其他事要商议,但此乃要务,我就不多留了。夏大人到了你武元县,务请妥善照顾。”

  贾放说着,朝袁县令和李师爷郑重拱手作揖,转身便走,一面走一面喊:“张先生,张先生!”

  袁县令和李师爷这才想起来:张友士早已离开了武元县,回到了桃源寨中。他们武元县,这真是活该留不住一位神医啊!

  *

  且不说袁县令与李师爷由桃源寨的车驾相送,风驰电掣般地赶回了武元。贾放这边,已经召集了五个村长开会,马上把这三条之中的后两条吩咐下去。

  五个村长都是经历过早先见识过鼓胀病的人,听说疟症也是虫媒病,纷纷搓起了手,道:“贾三爷,您只管吩咐,这次还是除钉螺吗?”

  贾放摇摇头:“不是,这次是要除蚊子。”

  本地蚊虫不少,那李师爷只是在简易活动房里住了一晚,便被叮了满头的包。疟疾通过蚊虫传播,既然这病已经在本地有发现,则必须赶紧用强力手段把转播途径控制住了才行。

  “蚊子?”五个村长当即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先用草药熏了试试吧?!”

  “不行就发动全村的人晚间出门去打蚊子——”

  这主意想的,贾放一边脑补一边想发笑。

  “还有,听说蚊子在会飞之前,都长在水里,可以喂鱼。咱们这里水田多,但是田里有稻花鲤……”

  “对,没错,和那几户捕鱼的先说说,稻花鲤先别捕了,让吃蚊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