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基建高手在红楼完结+番外_187





  *

  说也奇怪,贾代善去宁府这件事,无声无息,一点水花都没激起。两府照常往来,全然无事,甚至贾珍还来荣府一趟,正好见到了贾放。

  这贾珍一点儿愧色都没有,贾放甚至旁敲侧击了几句,贾珍也没有任何反应,似乎铜锅之事与他全然无干。

  除了宁府这边,荣府还来了一位稀客,是位女眷,镇国公府牛清的夫人,牛雍的母亲。她气势汹汹地上门,离开的时候据说是直接哭花了妆。

  而史夫人的金句则在整个荣宁二府里传颂:“不要看你们牛府也得了顶国公帽子就抖起来了,好好想想当初,八位国公里到底是谁带着你们立下的大功?谁是你们的恩人,你们该承谁的情?”

  “我瞅着也没过多少年,牛夫人,你是年纪大了开始忘事儿了吗?”

  “让您儿媳妇出来管家吧!京郊的庄子更适合你。”

  “你那小儿子竟然蹬鼻子上脸,欺到我们荣府头上来了?那天是我儿在家没出门,要是我早知道了那事,我早早就让我儿出门,早早把你家那臭小子的狗腿打断!”

  “还好意思敢去顺天府告状,要脸不要?”

  ——威风不威风,彪悍不彪悍?

  贾放吐吐舌头,心想,他自从来到荣府,从来只见史夫人窝里横,是真没见到史夫人对外竟然还要横,十足十一副大姐头的模样。这是个诸般缺点汇聚一身的女性,偶尔闪起光来竟然也亮闪闪地教人刮目相看。

  改天,贾赦一时嘴快,不慎把那“小楼铜锅涮肉”其实挂在张氏名下的事儿给招了出来——这一致对外的局面立马没了。

  据说史夫人举着鸡毛掸子追在贾赦后头追了二里地——但贾放可管不了这许多,他已经做好了周全的准备。

  若有人想在火锅生意上整垮他贾放,贾放只有奉送三个字:想多了!

  第84章

  王二郎穿上了刚刚收到没多久的“制服”,他老娘见到,点着头说:“这看着确实是挺精神的。”

  这也是一身短打扮,和短褐式样相仿,裤腿扎紧,袖口处也有束袖,虽然不是长衫直缀,但处处透着精干利落。

  王二郎叫了一声:“娘,帮我把这袖章别上。”

  王家大娘给儿子别上一个红布做的袖筒,好奇地问:“这是啥?”

  王二郎挺胸凸肚,骄傲地说:“稽查队的袖章,上边写的是‘稽查’两个字。戴着这个,全寨都知道咱是稽查队的人。”

  王家大娘点着头,眼里满是欣慰:“就跟以前县衙的差役背后都写个字似的……终于咱二郎也是吃皇粮的人了。”

  王二郎记起贾放数次教诲,那“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心里想着自己现在这个“稽查队长”其实和父母印象中那“吃皇粮的”不完全一样。但他又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只得搪塞:“娘,今儿有寨子里办商业恳谈会,所以孩儿很忙,中午不回来啦,晚上再说。”

  王大娘晕乎着:“啥……啥垦、啥会?”

  王二郎大声说:“其实就是办集,咱们寨子里办自己的集,别处都到咱们这儿来。”

  这是桃源寨的乡民花了好几天的功夫四处去各村各寨宣传的结果。周围的村寨听说桃源寨里填来的病人找到了“神药”病都好全了,又有不少来自余江的出产和手工匠人,都表示有兴趣来看一看。但是究竟能来多少人,谁心里都没底。

  贾放也给寨子里的人打了“预防针”——虽然谁也不晓得“预防针”是什么意思。贾放说第一次办集来得人不多很正常,但只要能让外头的人知道咱们这儿有出产,交换起来能让他们得到好处,往后来的人会越来越多的。

  此外贾放还给这集子起了个怪名字,叫做“商业恳谈会”。这五个字王二郎现在都认识,但连起来还是有点儿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总之是办集就对了。

  告别了家里人,王二郎精神抖擞,离开了自家的房子,先在他所在的新余村里转了一圈,顺便和几个手下会合。

  王二郎抬头望望这座崭新面貌的“新余村”,心里也有些感慨。之前谁也没想到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住上自家建的房子。

  刚来的时候大家住简易活动房,已经比一路来时那沿途寄住的破庙荒村好得多了。现在村里人都分到了宅基地,便马上开始在自己家的地方上盖房。现在放眼望去,新余村已经初具规模,房子已经起了不少,也有好些人家告别了简易活动房里的蜗居,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搬到自家地盘上。

  目前已经起的房子都还比较简陋,多数人家只来得及起一间主屋。但村里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先把地基打好,然后盖上一间主屋,住进去,其他的屋子、院墙院门什么的,留待以后慢慢盖。

  王二郎现在站在村中央,放眼看去,觉得这村子还挺好看的。主要原因是贾放提供了一个盖房子的样子,他管这个叫“制式”。每家的房子可以在“制式”的基础上做些改动和装饰,但是大体规制是一样的。

  再加上每一家用的都是上游送来的圆木,和桃源寨砖瓦厂烧出的砖瓦,所以盖出来的房子当真是风格统一,看起来相当的舒服养眼。

  ——是有个村子的模样了,王二郎想。

  除了各家的私宅,村里的“公共厕所”也盖起来了。目前各家还没有自己盖茅厕的条件,但贾放说是已经规划好了“管线”和沼气池的位置,往后村里各家各户可以自己修茅厕,从那沼气池出来的气还可以用来给各家各户烧灶,连柴都不用砍。

  “公共厕所”外还修了长长一排洗手池。一个孩子从厕所里匆匆跑出来,一眼瞅见王二郎,马上乖觉地爬到洗手池上,扭开龙头,使劲儿洗了一会儿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