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基建高手在红楼完结+番外_149





  他解释完毕,贾代善却渐渐地看住了,一份全都是数字与记录的报告,他竟然认认真真一页一页地翻了下去。

  贾放在旁不出声,他猜不出贾代善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只听“啪”的一声,贾代善已经将整份文稿翻完,他满脸凝重地站起身,抬头对外面叫了一声:“备马!我要出城!”

  贾放抬头望了望外面的天色,暮色还不算太浓重,但是史夫人刚刚才派了人到贾代善的外书房来请他过去吃饭。

  结果这位荣府的当家人连饭都不吃,一脸严肃地要出城?

  贾代善没忘了吩咐府里的其他人:“把你们三爷的晚饭送到这儿来。放儿,你就在这外书房等我。”

  说着,贾代善取了一块绫布,把书稿一包,往怀里一揣,转身就走。

  贾放只能在他老爹的外书房里等,一等就等到半夜。他枯坐无聊,上下眼皮已经开始打架了,忽然听见外面传来霍霍的脚步声。一睁眼,贾代善已经在他眼前。

  “爹从城里的书商那里回来。”

  “书商?”贾放登时一个激灵,整个人都清醒了。

  “城里的书商得了急令,连夜开始刻板,要印这本《血疫报告》。”贾代善告诉贾放。

  “这,这是……”贾放觉得自己舌头和牙齿打架,话都说不清楚了。

  竟然直接刻板刊印,这是要……

  “还不止如此,皇上连夜传了司礼监的秉笔太监,命他们将那条陈抄写出来,明日就下发到南方各州去。”

  贾放登时兴奋不已,感觉自己浑身的血液都在发热:“是,少耽搁一刻,南方的百姓便能少受些苦楚。”

  贾代善却盯着贾放:“放儿,为父问你,这张友士可是真有其人?”

  贾放:……?

  他马上反应过来,估计贾代善也是跟后世一样,生出了“我的朋友=我”的疑心。

  “为父在回来的路上才想起这事。这张友士若是有任何不妥……放儿啊,你此举便是欺君。”贾代善很严肃地盯着贾放。

  贾放连忙保证:“父亲,绝对有此人,这份条陈和报告也是他自己写的。孩儿只不过……只不过是稍许给了他一些提点。”

  贾代善:“真不是从潇湘馆里随便找了本书,然后抄出来的吗?”

  贾放:敢情您也知道这事儿啊!

  他使劲儿摇头:“父亲,尽信,如果只是书上写着的,没有经过实验证明,孩儿哪里敢把这条陈拿出来——毕竟事关生死。”

  贾代善长舒了一口气,露出笑容,道:“父亲看了那份《报告》,知道你们究竟花了多少心思……嘿嘿,不过就是随口一问。”

  说到这里,贾代善终于放贾放回去休息,临去之前,没忘了提醒贾放:“你对潇湘馆的藏书……那态度我很喜欢,尽信。那些的人决定了能看到什么书,也决定了怎么用这些书。此事你拥有决定权,但切记一定要谨慎。”

  离开之后,贾放在心内默默回想贾代善最后说的话——“看书的人决定了能看到什么书”,这解释了为啥大家能从架上找出不同内容的书籍;“也决定了怎么用这些书”,贾代善似乎在指看的效用会有极大的影响,把《血防手册》拿出来直接用和全盘消化之后写成《血防报告》明显是两码事。

  而“此事你有决定权”,也可能是说,只有贾放本人在场的时候,才能有人把架上拿出来?——不得不说,有这个可能。

  贾放:我只是随便猜想哈!

  *

  在“金银稻”风波之中小小地伤了点元气的三皇子,近来看上了南方制糖的生意。他坐在自在堂里,面前的案几上放着一块完整的棕黄色糖晶,糖晶通体透明,看起来没什么杂质。

  “这品相是不错。”三皇子点头,“只是从南方运到北面,路税就要交掉不少?”

  对面幕僚赶紧解释:“您难道忘了监国太子的新政?”

  粮行的事还有个副作用,就是让削减运转税的新政顺利开始“试行”。这件事现在就只有几个以往路税收了个盆板钵满的州县还在反对着。

  三皇子“哦”了一声,笑道:“别人要交是一回事,落到自己头上,交多少都是肉疼。”

  话是这么说,但若真有人问起三皇子,他还是会搬出“圣人之训,农桑为本”这一类的套话,争取站在舆论的高地反对新政。这就是手一伸赚钱,嘴一张说漂亮话。

  “那不如试试海运?”幕僚提出建议,“从泉州出海,沿海岸线北上,再从上江入海口进来,沿运河送到京中。”

  走海运三皇子却有些不放心,说:“现在海路安全不安全?早年间听说有海盗,现在怎么样了?”

  那幕僚只答:“时有时无,近两年来听说消停了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