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基建高手在红楼完结+番外_142





  半晌他才反应过来,恐怕对贾放有些不敬,赶紧一拱手,低头道:“学生……学生还以为就只有学生留意到了……学生实在是班门弄斧。”

  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脸上的兴奋尽数去了,流露出几许怅惘,开口道:“学生的父亲时常教导学生,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学生当时还曾不以为然。如今观之确实是如此。”

  贾放却温言道:“你凭一己之力,能发现钉螺与鼓胀病的关系,已经非常了不得了。”

  他的确是佩服张友士,一个读书人,却拒绝死抠书本,而是有这等毅力,不断往来于田间地头,实地调查,并且真的发现了钉螺与鼓胀病人之间的联系,这是什么样的精神?——这就是“致知格物”的精神啊。

  “那么,张先生,敢问你对鼓胀病患者的病症缓解以及对症下药,可有什么看法吗?”

  贾放一问,张友士继续露出惭愧的神色,说:“学生并未能找到特别好的,治疗患者的方法。”

  “学生见过上千名患有此疾的病人,急症与慢症都见过。多数人的病症是肝脾肿大,一般医馆都是给开补脾和肝汤。但是这补脾和肝汤,就算是好人也能吃得,药效又慢。学生极少见到有因为服用这汤而痊愈的病患,多数是不好不坏,就这么熬着。”

  “学生就顺着自己的思路想,既然觉得是虫,就得找驱虫药才行啊!光补脾和肝肯定不行。但若是能毒得了人体里的虫,又不能把人也给一起毒了。这,这……学生一时还着实没有想到。”

  贾放点点头,望着张友士:“你的思路很对,但就是……驱虫药难找啊!”

  这回张友士更吃惊了,他见贾放不过是个十五岁上下的少年,不仅能全盘理解他的思路,而且似乎早已通晓这一切。张友士不由得从心中生出一些知己的感觉,赶紧拱手道:“三爷高见。学生到此刻,已经是对三爷佩服得五体投地。”

  贾放却赶紧摇头:“千万别佩服我。”

  “而我不过是凭借医书药典中的记载,才了解的这些。而你却是冒着染病的危险,亲身走访,积累了第一手资料才得出这样的结论。现在我才应该对你无比的佩服。”

  贾放的话把张友士吓到了:“医书药典中的记载?贾三爷,您这说的是什么医书药典?《本草》还是《千金翼方》?我怎么从来没看到过?”

  贾放随手拿出一本,直接递到对方手上,道:“就这本,借给你了。”

  张友士冷不丁手中多了一本《血防手册》,一惊之下,飞快地翻了起来。

  贾放提醒他:“这里面好些言语可能会有些‘晦涩’,若是你有不明白的,可以之后来问我。”

  张友士却摇着头说:“不,不晦涩,学生大致能明白。”他看着看着看出了神,贾放便在一旁与陶村长商量了几句。

  这头张友士已经一股脑将整本书翻了个大概,将这书抱在胸前,激动地问:“贾三爷,您这书为什么不早拿出来?”这本书上所讲的原理,比他自己摸索的可是详细得多了。

  贾放:……?

  他只能推脱:“家中整修旧屋,这才从古籍堆里找出来。”

  张友士还在感慨,“若是您早点找出来,许是余江的百姓便不用多受这些苦楚。”

  贾放:谁说不是呢?

  但他没忘了提醒对方:“张兄,别忘了我们还未找到对症驱虫的药物。”

  “我不是你,对医书药典研究没有那么深,寻常药物我即便见了也不认得。比如说这书上写着的‘吡喹酮’是什么我也不知道……”他打算抢先把张友士要问的问题堵住。

  “‘吡喹酮’啊!”张友士每个字都读了半边,总算把这三个字都读出来了。他也对天发怔:“这到底是什么神仙草药?”

  贾放给陶村长一个眼神,两人同时站起身,贾放带头,向张友士拜了拜,直接将对方唬得跳了起来,连连摇手:“这……这如何敢当?”

  贾放老实地道:“我是想请先生帮一个忙,请先生在桃源村多住几日。看看有没有办法找出对症的药物。”

  陶村长也在一旁乐呵呵地说:“先生若是住在我们这儿,就算是贾三爷偶尔出去郊游我们也不担心了。”

  贾放:……

  陶村长继续:“您看,您住在桃源村,一切食宿都由桃源村负责。你需要人手,也可以尽管与老汉说,村里知道您是为了治着鼓胀病,一定会鼎力支持的。”这待遇就和老邵、姜夫子是完全一样的。

  “另外,我也亟需先生这样的人才,辅助我做些接纳余江乡民的工作。”

  在贾放口中,张友士成了“人才”,话音还未落,这张友士浑身的骨头都轻了二两,“贾三爷但请吩咐,学生无有不从的。”

  然而贾放讲述了一番,张友士才明白了贾放的用意:这是要统计人口。

  贾放要张友士牵头,统计从余江迁来的人口信息,而不只是清点一下人数而已。这件事与治疗血疫息息相关,所以贾放才想要交给张友士完成。

  他想要统计并且登记每一个新移民的姓名、年纪、疾病史,也统计他们的劳动能力、识字情况,甚至受教育的意愿等。这些事,他不方便亲自去做,也没功夫去做,但是张友士却完全可以借着治病问诊的机会,把这些信息一一收集起来。

  还有一个计划贾放没有明说,但是势在必行。他想要把桃源村的人口情况也摸一遍底,并且建立一个比黄册/鱼鳞册更加详细的档案。这项工作之前没做,但是现在接着“防血疫”的机会,让张友士牵头把这事儿给做了,桃源村土著肯定不会拒绝。

  详细的户籍登记有多重要,只要看秦汉之交时候,萧何从咸阳拖出来天下郡县的户口版籍、土地图册,最后帮刘邦奠定了大汉朝的基础就能知道。

  而贾放做这份工作,却多半是为了好奇——他想看看他治下的桃源村(现在不止是村,更是桃源寨了)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口构成,大家都是做什么的。这样他才能考虑以后为桃源寨安排什么样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