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4节(2 / 2)


  此时另一边小孩的哭声再次引起了施念的注意,雨棚有限,还有很多人挤不到棚子下只能站着淋雨,余震虽然停止了,但雨势倒是越来越大。

  那个哭泣的是个差不多三岁大的中国男孩,他的奶奶不停用中文对她身边的日本人寻求帮助:“我孙子还在发着烧,你们知不知道谁是工作人员?帮帮忙找找孩子他妈,这闹得不行…”

  旁边日本人和她基本上也是鸡同鸭讲,施念看不下去了,关铭回来的时候看见她直接推开围栏冲进大雨中。

  姜琨刚对着她喊了声:“喂,去哪?”

  关铭伸头看了下情况拍了拍姜琨:“同胞,让她去。”

  姜琨不再说话,这时雨棚里的其他人也都回过头去,施念整个人藏在大衣里,显得有些娇小,步伐却很坚定。

  匆匆几步跑上前询问那个奶奶,孩子妈妈叫什么名字,有什么特征,那位奶奶终于见到一个能说中国话的人,激动坏了,赶忙跟她沟通了一番,说是孩子爸妈去滑雪场了,小孩发烧她一个人带着在房间的,突然地震现在跟孩子爸妈走散了。

  施念便拽住一个日本人询问了几句,又回身跑去找那人所指的工作人员,将奶奶的话转述给工作人员,让她帮忙留心孩子的爸妈,如果找到先告诉那个爸妈孩子和奶奶现在安全,工作人员立马在对讲机里通知其他同事。

  她则再次走回那个老人和小孩面前,不知道低声说了几句什么,老人点点头,她蹲下身抱起小男孩就往雨棚这里走,还没到面前,关铭便打开围栏伸手从她怀里接过了小男孩,老人也跟着走了进来,对施念说着感激的话。

  施念安抚道:“不要客气,大家都是中国人。”

  说完后她情不自禁瞄了眼关铭,关铭也正好抬起视线看着她,他黑沉的眼眸里有光在闪,落在她的眼里,无声地交汇着。

  小男孩发着低烧身上又湿了不舒服,在关铭身上一个劲地哭,他很快收回视线哄了两声:“小男子汉,勇敢点。”

  施念看见小男孩身上就穿了秋衣秋裤,这个奶奶也没穿外套,大概都是跑出来急,小男孩应该是冷的。

  她赶忙走过去对关铭说:“我来试试。”

  施念把大衣敞开蹲下身,朝关铭抬起手,关铭把孩子递给她,她将孩子放在腿上,然后用大衣裹住他,突然想起什么,从裤子口袋里摸出那颗kanro的抹茶糖,没一会小男孩停止了哭声,靠在施念怀里含着糖,一双小手紧紧勾着她的脖子。

  关铭蹲下身失笑道:”没想到那颗糖还发挥作用了。”

  施念出声问他:“有关沧海的消息了吗?”

  关铭摇摇头:“腿蹲着酸吗?”

  “还好。”

  两人虽然只是蹲着说话,但在旁人看来却是有些亲近,此时再看施念大家都多了重考量。

  单从刚才余震时那些跟着下船的女人乱成一团,施念还能冲出雨棚用流利的日语帮助这两个同胞的行为来看,她似乎的确值得关铭高看一眼。

  旁边那些女人此时也都陷入沉默,如果之前还在猜测施念的身份,现在已经没有人再会去想这个问题了。

  关铭只跟她说了几句话又被人喊到了另一边,施念没一会的确蹲得腿酸了,莎莎走出人群来到她面前问道:“要不要帮忙?”

  施念抬头看了她一眼,她已经蹲下身伸手将小男孩接了过去,对施念说:“不好意思啊,我不知道你是跟着关老板来的。”

  施念怕莎莎误会什么,张了张口想解释,可她似乎也没说错,她的确是跟着关铭来的,便也默不作声了。

  几十分钟后有对男女找了过来,终于见到老人和孩子后,一家人抱做一团,劫后重生的喜悦看得施念很动容,眼眶也不禁湿润了些。

  姜琨过来对她说:“走吧,我先带你去安顿下来,师哥让我告诉你今晚恐怕走不掉了,刚才接到码头那边的消息,今天要停航了。”

  “他人呢?”施念这才用眼神找了一圈,没看见关铭。

  姜琨神色凝重地说:“沧海可能被困在熊本了,师哥去接他回来。”

  “疯了吗?”施念停住脚步惊道。

  姜琨有些无奈地说:“师哥向来只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别担心,他带了好几个手下走,出不了什么事,让我顾好你的安全,你要是少根头发,师哥回来会找我算帐的。”

  施念不再说话,只能跟着姜琨到一处临时的歇脚点,房间离大门很近,大概是怕还有余震。

  现在度假村乱成一锅粥,也没人能顾上他们,幸亏她跟着姜琨才能找到这处地方,至于其他的只能自己动手了。

  施念烧了一壶热茶,姜琨从柜子里翻出一套和服递给她:“只有这个了,我出去,你先换上,免得湿衣服受凉。”

  施念点点头,姜琨在外面抽了两根烟,再进去的时候,施念已经穿上了和服,淡雅的素色,衬得她的鹅蛋脸更加柔和清丽,走近了看才发现她拿了一根筷子把半湿的头发盘了起来,乍一看还真有些日式的味道。

  姜琨不禁盯她多看了几眼,发现这位施小姐虽然不属于惊艳型的,但是越看越耐看。

  施念给他倒了杯热茶,姜琨说了声“谢谢”便走到窗边开口道:“刚才地震,我们都往外跑,就师哥跟不要命一样往里跑把我吓坏了,你跟他真不是?”

  施念低垂的眼帘微微颤动着,她下意识摸了摸手腕的褐色玳瑁珠说:“不是。”

  当事人都否认了,姜琨自然也不好再多问,施念便果果随意跟他聊着:“姜先生一直在日本发展吗?”

  姜琨告诉她:“说来话长了,当时从学校出来一心想回国,就想跟着师哥后面做事,师哥说他家里出了点事,得专心搞几年钱,我学机械工程的跟着他出息不大,如果我不想去德国的话,让我来日本,嗨,我一开始还挺抵触的。”

  “为什么?”

  “你是不知道我和师哥是怎么认识的,我大一的时候,他大三,不是一个系的,那时候各个国家的留学生在一起很少谈论政.治,各自立场不同一般会避免这种话题。

  有天在学校里看见人打架,还是中国人,留学生就有这种心理,见不得同胞被欺负就上去围观,后来才知道一个欧洲留学生问一个日本学生jg神社的由来,这位日本学生在解释的时候带了主观色彩,师哥在旁边听着一直没说话,后来可能忍不住了,也不知道怎么就气得把那个日本人揍了一顿。

  当时就觉得哥们真性情,这朋友交定了,留学生都有自己的圈子,因为那次事件年少气盛的我们都有些仇日情节。

  其实后来毕业回国时找师哥喝酒,他让我去日本发展,我们聊起当年这事,我问师哥如果重来一次还会不会揍那个日本人,他说当时年轻冲动难免干些荒唐事,再来一次绝对不会揍人,但会把他带到南京给他上历史教育课。”

  施念和姜琨都笑了,姜琨接着说道:“在家乡待着的时候觉得自己挺牛,出了国门才知道,很多时候遇到不公平待遇你也没法跟老外讲理去,有些事情讲不通,我们都属于性子刚的人,所以留学那些年没少得罪人,回来后,师哥让我来日本时跟我说了两句话,就把我说服了。”

  “第一句我到现在还记得,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更没有永恒不变的世界,如果觉得有些事情不公平,就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做个制定规则的人。”

  “第二句他说的是精密加工技术是国家尖端科技,会影响到国防工业发展,让我去外面摸摸这条路子,辛亏我来了日本,这次才能帮到师哥。”

  窗外雨势渐小,天色却完全黑了下来,施念看着玻璃中映出的姜琨,有种汗毛微张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