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章(2 / 2)


  “儿臣以为,这婚事真的还应当斟酌。”

  “朕自有主张。”

  杜冠宁不敢再说。外人看来他这太子之位稳固,可只有他知道,如履薄冰。帝王心深不可测,一言不慎就可能招致祸端。比起关心什么手足之情,他更愿意明哲保身。

  “你下去吧,写一份关于治灾的折子给朕。”庆帝疲惫地揉了揉眉心,挥手道。

  杜冠宁眼眸一转,躬身退出去。

  皇帝摇了摇头:“这个太子啊!几时变得这么玲珑心思,怕承欢嫁给沈家,朕会更倚重他们。朕记得,圣德皇后在的时候,他还比现在好上许多。”毕德升奉上茶,宽慰道:“太子也不容易,只不过卫王逼得紧,他怕失宠罢了。”

  庆帝接过茶喝了一口:“小德子,你觉得沈家真的是冲官职来的?”

  “这小的怎么敢说?”毕德升苦笑道,“但说沈家和贤妃娘娘会看上公主,真心结这门亲,皇上您自个儿都不信吧?”

  庆帝笑了声:“你去把承欢给朕叫来。”

  “皇上,公主只是年幼不懂事,您不要……”毕德升欲求情,庆帝扫了他一眼:“老狐狸,你胆子真是越来越大了!别以为朕不知道,这馊主意就是你出的!”

  毕德升连忙跪在地上,直呼冤枉。

  “那丫头胡闹,你也跟着胡闹!若不是你泄露出去,她怎么知道沈毅晕血,最不喜欢红色?”

  毕德升心虚地一笑:“皇上圣明。”

  庆帝怅然道:“朕何尝不知道,沈家未必是真心的……但朕,上哪里给她找无双公子?”

  毕德升道:“皇上!老奴觉得其实宋大人才是公主的良配……”

  “你说允墨?”庆帝的口气微妙起来,“还记得三年前圣德皇后还在,朕给太子选妃的时候,最早看上的是益州总督朱轻方的女儿吗?”

  毕德升点头,那位可是了不得的人物。

  “她小时候头一次进宫,朕就看出来太子和卫王都喜欢她。后来她在圣德皇后寿宴唱一曲《桃夭》,艳惊四座,圣德皇后玉口封她为出云郡主。朕见她蕙质兰心,谈吐不俗,有意封为太子妃。她却给朕写来一首谢金泠当初婉拒四海国女皇招揽所用的《节妇吟》。”

  毕德升会意:“那诗当时可是脍炙人口,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这么说出云郡主有心上人?这心上人……宋大人?”

  庆帝凝重地点了点头:“允墨在巴蜀一带长大,而朱轻方的总督府在巴蜀的腹地益州。他们或许两小无猜,青梅竹马,早已许了终身。朕已经放弃了朱璃做太子妃,又怎么会把承欢再塞给允墨?”

  毕德升叹了叹气,没再说话。世间男女讲究缘分二字,有缘无分,也莫可奈何。

  一个小太监利索地跑进来,恭敬地禀报:“皇上,承欢公主求见!”

  庆帝还没发话,兰君已经跟在小太监后面进来,主动往地上一跪。

  “父皇,一人做事一人当,不关毕公公的事!”她挺直腰板,大义凛然。她知道父皇圣明,毕德升透露沈毅晕血的消息给她肯定瞒不过。所以她从贤妃那边出来,就连忙过来请罪了。

  庆帝看着跪在殿上的女儿,眉眼甚至神态,无一不像那人,不由得软了几分口气:“承欢,沈毅到底哪里不好?”

  “沈公子很好,但他看上的不是儿臣这个人,所以儿臣不嫁。”兰君斩钉截铁地说。

  庆帝素来知道她是个明白人,苦涩一笑。

  “儿臣要的很简单,只要他不管儿臣容貌美丑,出身如何,有没有父皇的盛宠,一心一意待儿臣就好。至于他是否貌比潘安,才高八斗,出身世家,一点都不重要。所以父皇不要再逼儿臣,让儿臣自己选吧。”兰君叩首。

  庆帝听罢,恍惚之间,跪在殿上的女儿好像跟那个曾依偎在他怀里,十指相扣的女子重叠。南宫梦……这三个字,仿佛他心头的血。她有着倾世容颜,黄莺般的歌喉,绝美的舞姿。虽出身卑贱,却从不妄自菲薄,傲骨铮铮。

  他们俩俩相伴的数年光阴,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他抚琴,她吟唱;他作画,她起舞;他写诗,她为他红袖添香。

  一生一世一双人,如若那样过了一生,该多好。

  思及此,庆帝轻声道:“好,父皇答应你。”他的无奈,他的无法选择,他的不得不放手,不想再在他们唯一的女儿身上重演。只要他们的女儿一生快乐平安,他又有什么好求的?

  兰君喜道:“父皇此话当真?”

  庆帝点了点头,看向跪在旁边的毕德升,威严地说:“朕是天子,说出口的话便犹如圣旨。毕德升,你给朕做个凭证。”

  “是!”毕德升高声应着。

  “至于给你的惩罚……”庆帝摸了摸下巴,看到殿上的兰君投来恳求的目光,顺口道,“就罚半个月的俸吧。”

  这惩罚已是极轻,毕德升和兰君双双谢恩。

  兰君坐在椅子上,边喝茶边问庆帝:“父皇,师傅去年编撰的《古诗十九》,被乐府编为十九首民谣,您知道了吗?”

  “自然。礼部的乐府令来跟朕说过了,前两日朕还在梦溪宫听了那首《客从远方来》。”

  兰君念道:“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唉,师傅脑子里到底装了多少东西?太师以前就说他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智星。”

  “朕还是最爱听他说三国的那些故事……”

  毕德升跪在地上:“皇上,崔家那边传来消息,崔小姐病得厉害呢,崔府派人进宫来求太医了。”

  庆帝疑惑:“好端端的,怎么突然会病得厉害?”

  “荣国夫人说前阵子是连着做噩梦,后来就一病不起。城里的郎中都素手无策,这才进宫请了太医。”

  “走,咱们出宫去看看。”庆帝起身,路过兰君身边的时候,兰君忽然说:“父皇,太师有恩于儿臣,儿臣也去看看吧!”

  太师崔固是个不苟言笑的严厉之人,但他授业一视同仁,未因为兰君生长在民间,母亲的出身不好,就轻视她,或是放低对她的要求,相反还欣赏她,费劲给她找了好几本绝版的字帖和碑文。在兰君心中,一直视他为自己的第二个恩师。

  崔太师四年前过世,崔家子息单薄,崔梓央是他唯一的孙女。

  记忆中,崔梓央总是很安静地呆在太师府里,偶尔圣德皇后召见,她才会进宫。据说她儿时本来活泼开朗,自小就与王家定了婚约。可后来王家出事,皇后做主退了两家婚事,她便渐渐地郁郁寡欢,显少露面了。

  作者有话要说:  新版沈毅的戏份还蛮重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