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58章(2 / 2)


  徐泽远,匆忙地写了一封折子,声情并茂,只说是桑丘烈在死前,还身入敌营,砍杀了敌军无数,最终,体力不支,自绝于祁阳关。

  徐泽远吩咐人马快速将折子送入了梁城,同时,再派了一队人马,将桑丘烈的灵柩送了回去。

  当天傍晚之时,敌军再次发动了猛烈的攻势,这一次,双方胶着到了将近子时,个个儿身疲力竭,不分胜负。

  徐泽远简单地吃了些东西,开始拼命地思索着,要想个法子才成。

  朝廷的旨意迟迟不曾下达,哪怕是就近派出援兵,他也能抵挡一阵子,现在看来,对方也是料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会如此着急的攻城。

  这个时候,徐泽远不免想到了,苍溟大军想要进攻辽城,那么,这里,是必经之路。

  对方如此不顾一切代价地想要尽快拿下庆县,难不成,他们就是想着尽快地与穆流年对上?

  是为了一雪前耻?

  次日一早,徐泽远是被突然来禀报消息的士兵给惊醒的。

  睁开眼,才意识到,自己竟然是趴在了桌子上睡了半夜。

  “启禀将军,何将军带了十万兵马从凤凰关过来了。听说是奉了皇上的旨意。”

  “好!十万兵马,有了何将军,我们至少是能抵达得住对方一个月了。”

  徐泽远说这话,是按照对方七十万的兵力所预估的。

  他们对庆县周围的地势比较熟悉,另外,何少白是与睿亲王世子交过手的,对于他的战术,也是有所了解的。

  何少白手中的十万兵马,可是比他的手下要更为精悍一些。

  据说何少白手下的那些将士,都是跟随他多年,出生入死,大大小小的战事,还真是经历了无数。

  不像他手下的二十万兵马,其中近一半儿,都是新兵,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战争,这战斗力,自然也就差了一些。

  虽然对方的兵马中也有新兵,可是现在他多了十万的精悍兵力相助,自然是信心倍增。

  “启禀将军,对方又开始集结兵马了,看样子,是要准备攻城了。”

  “快,去通知何将军,让他直接上城墙,所有人马,做好准备。”

  “是,将军。”

  ------题外话------

  还在青岛,这一章是预存的,七号写出来的。担心会来不及,所以便提前上传了。怕回去的太晚了,路上又没有网络。另外,给大家推荐一部小说,《佣兵归来之王牌太子妃》作者天涯明月。大家可以去看一下。

  ☆、第八十四章 沉痛一击!

  桑丘烈的遗体被送回了梁城,肖云放亲自到桑丘府上前往吊唁,并且下旨追封为肃宁侯。

  其子桑丘华,继承其爵位,入军中历练。

  桑丘烈的死,为其换来了一个爵位,也为他的子嗣,换来了荣华。无论事实如何,至少在紫夜的百姓眼中,这位大将军,是位英雄。

  虽败犹荣!

  桑丘子睿知道,桑丘烈被皇甫定涛掳走的事情,肖云放早晚都会知道,趁其前来吊唁的功夫,便坦言了一切。并且,徐泽远已命人将其留下的遗书快速地送往了梁城。

  如此,肖云放对于徐泽远,自然是没有什么芥蒂了。

  有些事,既然知道了原尾,自然也就不同了。

  “表哥,朕知道三舅舅这一次大败,对于我紫夜的士气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依表哥之见,要派何人,快速前往庆县支援?”

  桑丘子睿与他两年的相处,自然是早知道他心中有了合适的人选,只是当初他执意不肯,现在却要主动下旨,自然是会觉得没面子。

  “回皇上,穆流年可胜任。而且要快,只怕徐泽远和何少白,在庆县是不可能会撑得太久的。”

  “嗯,朕也明白。这一次,对方来势汹汹,显然是没有打算就此善罢甘休。”

  “那就请皇上火速下旨吧。微臣相信,穆将军,定然是会全力一赴的。”

  肖云放的眼睛一亮,自然就想到了当初的那一战,这一次,他们两个再度对上,怕是必定要有一个直接交待在了庆县,方才作罢。

  “嗯,明日早朝再议吧。”

  “是,皇上。”桑丘子睿听明白了,这是想着让他明日早朝时,主动提出来,如此,才好得一众大臣的附议,那么,接下来怎么做,他自然也就明白了。

  次日早朝,桑丘子睿一提出来,果然是得到了众多大臣们的赞同,如此,倒是让肖云放有些为难地下了旨。

  桑丘子睿低眉而站,唇角却是浮起了一抹略有些嘲讽的笑意,只是为了你那可怜兮兮的面子,还真是煞费苦心呢。

  两年了,仔细斟酌一下现在的局势,只怕,这一次就算是穆流年大败了皇甫定涛,他们也不可能是会得到安宁的。

  这首当其充的,便是肖云放了。

  这几年,无需他特意地做什么,肖云放对穆流年的厌恶,那是就差让人昭告天下了。

  而穆流年和云浅夏这两个人的名字,也是成了皇宫的忌讳。

  还记得有一次肖云放闲来无事,在园中走走,无意中听到了几名宫人在议论那位长平王世子何等的英勇,而世子妃又是何等的貌美如花等等。

  肖云放的脸色当即就阴沉了下来,而当时,伴驾在身侧的,正是他桑丘子睿。

  那一次,几名宫人被杖毙,自那以后,便再也没有任何的宫人敢私下议论了。

  而宫的妃嫔们,更是经此一事,侍驾时,小心翼翼,不敢说话,生怕一句不慎,就触怒了龙颜,引得滔天大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