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1节(1 / 2)





  “里长?”

  二人同时惊呼出声。

  谢琅点了点头。

  刘彻又忍不住怀疑谢琅的年龄,“方才说你多大?”

  “不是里长,草民也不会教村里人做豆腐,也不敢擅自把豆腐的做法公之于众。”谢琅道。

  卫青打量他一番,依然难以置信,“养蚕里的人让你当里长?”

  “他们,他们要我三爷当的。”小七突然开口道。

  童言无忌。

  卫青和刘彻不得不相信谢琅说的是真的。

  “养蚕里这个地方,吾一定要去一趟。”刘彻说完,深深的看了谢琅一眼,掉头就走。

  卫青跟上去,把皇帝送到门外,命仆人关上门,同谢琅到屋里,就屏退所有人。

  “你方才说的都是真的?”

  谢琅点头,“里长确实是他们逼我当的。”

  “这是为何?”卫青不解。

  桀骜不驯的帝王走了,屋里除了谢琅,就只剩气质儒雅,谢琅口中的好人卫青。小七胆子大起来,“赚钱。”

  卫青明白了,紧接又忍不住替他担心,“那你把那些给陛下,他们会不会怪你?”

  谢琅:“不会的。那东西只有我和我大伯会做。只是不能让他们知道陛下赏我百金。陛下使人送来的黄金就先放仲卿家中。仲卿给我十贯铜钱,我带回去。”

  卫青也是穷过来的,知道十贯钱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是一笔巨款,又不至于让他们心生歹意,杀人夺钱,“我现在就命人准备。”到门口吩咐下去,回来就问,“这样就行了?”

  “行了。纸做出来,我再把那些黄金拿回去。村里人若问我哪来的钱,我就说卖纸赚的。”谢琅道。

  卫青皱眉,“你做他们也做,骗不了他们吧?”

  “可以。”谢琅笑看着他,“你曾给过我五贯钱。”

  卫青恍然大悟,村里人怀疑他,他就可以推到自己身上,说他给的,“贤弟果然聪慧过人。”

  “坏了!”

  卫青忙问:“怎么了?”

  他把铁锅给忘了。

  谢琅不好解释他为何要把做饭的陶瓮换成铁锅,就假托为了煮竹子,想打一口结实的铜锅,但他没有那么多铜,就打了一口铁锅。

  随后谢琅又说,“最近天冷,无法做纸,那口铁锅没人用,我就给忘了。”

  “此事我回头跟陛下说一声,和农事无关,陛下不会怪你。”卫青拉着他坐下,示意他别担心,“除了这个还有吗?”

  谢琅觉得没有了,“我家的粮食高产算吗?种子是我特意挑捡过的,所以今年收获的麦子格外多。”

  “这点不算。老农都懂。”卫青闻到香味,“一定是鱼好了。”立刻吩咐仆人打水。

  谢琅往四周看了看,“你母亲呢?”

  “天冷有些不舒服,在屋里歇着。”

  谢琅:“我去看看?”

  “别去了。昨晚一夜没睡,陛下来之前她刚歇下。陛下都没进去。”卫青看着小七窝在谢琅怀里不动弹,“是不是冷?”

  小七摇了摇头,抿嘴笑笑,“不冷。”

  “这孩子真乖。”卫青摸摸他的小脑袋,“你三爷好不好?”

  小孩连连点头,“三爷最好。”指着自己身上的衣裳,“三爷买的。”

  “你日后要好好孝顺你三爷。”卫青道。

  小孩认真的说:“我孝顺。”

  卫青顿时乐不可支,冲他伸出手,“小七真是个乖孩子。”

  谢琅把小七递过去,“小七,你刘爷爷给三爷多少金子?”

  “百金。”小孩道。

  “我大伯问你,你该怎么回答?”

  “十贯钱?”小孩看着谢琅,我说的对吗?三爷。

  卫青开口道,“对!小七真是又乖又聪明。以后不论谁问你都这样说。”

  小七点头,“我知道的。不能让别人知道。”

  “公子,饭菜好了。”

  卫青抱着小七站起来,“端上来吧。”亲自给小七洗洗手。

  冬天日头短,饭毕,卫青也不敢留他们。铜钱装好,卫青又送谢琅一件狐皮大氅,就命仆人把他们送到北门。

  谢伯文见谢琅的背篓很重,上面还有一个布包,误以为里面都是“王公子”送他的东西。谢琅也没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