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32节(2 / 2)


  赵世简回道,“谁来接管西北军,还是看圣上的意思。我来找庞将军,是希望庞将军镇守西北的良方能永远传下去。”

  过了一阵子,朝廷果然派来了天使。同来的,还有老英国公和他孙子史杭。

  上谕,勇国公庞敬渊私放胡人入关,致使中原生灵涂炭,罪大恶极。今,夺其西北军元帅一职,褫夺勇国公封号,押解回京。命英国公史重接管西北军,靖边将军即刻回京复命。

  英国公来了,赵世简再没有什么不放心的了,他立刻拍拍屁股带着东南军回京城去了。

  第106章 位辞帝位甘做金梁

  走之前, 英国公打发走了所有人,私下与赵世简长谈一番。

  “安之, 此去京城, 危机重重呐。”

  赵世简抱拳,“公爷, 晚辈并无不臣之心。”

  英国公摸了摸胡须,“当日, 因后妃两党争斗不休, 恰逢安之这样出众, 圣上才扶持你做了东南军统帅, 安之因党争得利, 如今怕是又要因党争失了圣心了。”

  赵世简沉默半晌,“公爷, 晚辈问心无愧。隐匿火器,实为自保。火器刚出世时, 庞家雄踞西北,平家把控京城,晚辈若交出来, 怕是如今已经身首异处了。”

  英国公叹了口气, “安之呐,老夫知道你的难处,但圣上那里,你还是要拿出些诚意来。老夫临行之前与圣上说道,靖边将军虽深陷党争, 但心有百姓,还请圣上仔细斟酌。老夫不妨明白跟你说,如今二皇子受平家牵连,三皇子身负恶名,圣上,圣上身子孱弱,四皇子怕是很快就要被立为储君了。安之,储君年幼,外戚势大,哪个君王也不放心呐。”

  赵世简苦笑,“晚辈谢公爷指点,晚辈并不想做什么势力庞大的外戚,更不想造反做皇帝。不论在御林军,还是在福建,或是此次北征,晚辈皆是听命而为。”

  他停顿了一下后,继续说道,“此次胡人入关,中原生灵涂炭,如今胡人已去,天下人心思定。况且,圣上自继位以来,励精图治,心系百姓,连龙袍破了都补一补再穿,这样的君王,虽未处理好党争,却不失为仁君。晚辈从未有过不臣之心,若仗着火器巧取豪夺,天下狼烟再起,百姓又要遭殃。史笔如刀,晚辈岂不要被唾沫星子淹死。就算夺来了,也坐不稳这天下。”

  英国公点头,“安之看得明白,老夫就放心了。如今储君年幼,安之只要把握好分寸,也不是没有机会。储君需要有强大的后盾,不然,先帝可还是留有好几个皇子在世的。”

  赵世简明白英国公的意思,躬身道,“晚辈谢过公爷指教,西北军的所有文书,都在书房里,各色东西,晚辈一概没动,如今都交给公爷。有公爷这样的擎天白玉柱在,西北安矣。”

  英国公哈哈笑了,“安之做事,老夫再没有不放心的。”

  英国公见赵世简并无想做皇帝的打算,心里放心了。大景朝才遭了几轮战争,实在经不起再折腾了,他也不想看到这个年轻人误入歧途。若是说君王无道,倒行逆施,英国公自己都会劝着赵世简造反,拯救黎民。

  可景平帝继位以来,勤勉、仁慈、兢兢业业,私德上面再没有半点让人诟病的地方。唯一没做好的,就是后妃两党的斗争最后失控了。但景平帝自己去了大半条命,眼见着也撑不了多久,这个时候,天下人心都在景平帝这里,赵世简若造反,不得人心,就算一时得逞,必将被天下讨伐。

  特别是先帝在封地上的几个皇子,个个都会起兵相夺,到时候,天下大乱,百姓所有的怒火,都会发泄到始作俑者身上。

  二人交谈了一番之后,赵世简跟随天使,带着庞家人和东南军,往京城出发。

  因路上有天使,赵世简不再与庞家人打交道,看管庞家人的事情,全部交给了景平帝的人全权处理。

  庆哥儿这一路,跟着上战场,听庞敬渊教导,见过血、杀过人,知道了许多以前闻所未闻的事情,瞬间成长起来。

  天使见到庆哥儿,亲热地打招呼,“哥儿好啊,老奴临行前,娘娘还让老奴仔细服侍哥儿,让哥儿路上不要受了惊吓。”

  庆哥儿笑道,“姨妈一向这样周到,您老这一路过来,定然也颠簸的辛苦,等到了京城,我请您老去裕华楼喝茶。”

  天使拍腿笑道,“哎呦,哥儿跟老奴这样客气作甚。老奴看着哥儿长大的,还不知道哥儿的性子,您呐,定是想跑出去玩了,拿老奴做幌子。”

  二人都哈哈笑了起来。

  后头,坐在囚车里的庞敬渊正眯着眼睛晒太阳。成了囚犯之后,庞敬渊忽然间变得异常轻松。

  从他出生时开始,庞家就一直深陷党争。刚开始是和先帝贵妃家争,后来隐隐变成了和先帝掰手腕子,庞家侥幸赢了半场。等庞皇后有了两个嫡子,庞家再次陷入党争之中,这一回,还搅和进一个土包子赵家。场面越发混乱,庞家也越陷越深。

  庞家以前何曾把赵家放在眼里,一个八品官家出身的土鳖小子,能有多大能耐。看着景平帝一步步扶持他起来,庞敬渊心里暗自高兴,这比那些世家大族好对付多了。

  现在一切都烟消云散了,传承了好几代的勇国公府,已经被抄了。他这个勇国公,如今只能坐在囚车里,嘴里叼着根稻草晒太阳。

  后面还有一串的囚车,他的妻妾子女们待遇还不如他,只有庞大郎也得了个单独的囚车,其余人,都是三三两两挤在一个囚车里。

  此次回京,一行人走得并不是很快。半路上,赵世简遇到了唐副将。

  唐副将行过礼后,在他耳边低语几句,他点了点头。

  等到了京城的时候,天气已经回暖,路边的柳树已经冒出嫩芽。

  东南军一到京城,按惯例先驻扎在京郊。赵世简把庆哥儿留下,让唐副将照看,自己随着天使一起,去向景平帝复命。

  天使眯着眼笑,看了一眼庆哥儿,什么都没说。

  景平帝这几天又搬到了上书房,上书房里什么都有,他索性直接住在了这里。总是在寝宫里,大臣们来来往往不方便,且给人一种圣上快要不行了的感觉。

  景平帝一向自律,哪怕明儿就死了,今儿他也要体体面面的。

  赵世简直接到了上书房,内侍回禀后,里头很快就来人宣他进去。

  王太师及严文凯等人都在,赵世简目不斜视,给景平帝请安,“臣不辱使命,赶走了胡人,带回庞家主犯。”

  景平帝没有停下批阅奏折的笔,只说了一声,“安之辛苦了,快起来坐。”

  小内侍搬来凳子,赵世简坐到了一边。

  景平帝不开口,众人眼观鼻鼻观心,都不说话。

  王太师看向赵世简,心里百感交集。他以为这个年轻人回不来了,也以为景平帝要完蛋了,甚至以为大景朝都要结束了,他自己都做好了殉国的准备,结果,大家都好好的,但局势还是很复杂。

  王太师叹了口气,自圣祖爷之后,大景朝就陷入了不断循环的党争,前朝、后宫纠葛在一起,一团乱麻。

  严文凯如今看赵世简的目光和过去完全不一样,以前,他们都是贤妃党,抱团取暖,如今这个他们一手扶持起来的年轻人实力太过强大,大伙儿再也不敢全心全意和他交往了。

  但不管众人心里怎么想,都沉默不语,这事儿,还要看圣上怎么处理。杀,肯定是杀不得了。他如今手握利器,在东南军里威望大,又刚立了大功劳,没得立了功了反倒要被杀头的。

  想捏他,怕也不容易,他家人都跑了。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