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5节(2 / 2)


  偏生此人是本地首屈一指的富绅,家中本来是种桑养蚕的,后来到李善人祖上一辈,花重金进了几台缫丝机,这十里八乡织锦的小作坊就再也竞争不过李家。好在李家大度,事情做得不绝,而是将乡里手艺好的工人都请来做工,李家一下子发达了,却也落了个好名声。

  到了李善人这一辈,他明面儿上更加乐善好施,因此才会得了个“善人”的名号。再加上他在本地有很大的影响力,其余几家富户也大多与李家有些生意往来。没哪家人会犯傻,为了阿俏这么个省城来的小姑娘得罪李善人。

  所以,阿俏任重而道远,这降服李善人、让他认可自己的任务,最后只能落在她自己肩上。

  过了三刻钟的功夫,惠山禅寺来人,将西林馆做“福饭”的大锅连锅抬走,送到惠泉跟前,请诸位百姓随意品尝。

  阿俏也跟着去看了热闹,见到飞行学校有好些学员竟也从学校里出来,见到品尝“福饭”的大场面,好奇起来也各自取了一碗在路边上尝着。

  阿俏上前去向他们打招呼:“孟大哥、向大哥、周……嗯,各位新春大吉!”

  孟景良与向小刚见了阿俏,都吓了一跳,赶紧还礼。只有周牧云一个,面不改色,看也不看阿俏,抬手就往口里送了一筷子“福饭”,嘴里还在嘀咕:“这个总归不会也是你做的了吧!”

  孟景良和向小刚遗憾地望着周牧云:“这个可是……西林馆做的‘福饭’呐!”

  阿俏不理会周牧云,连忙问孟景良:“孟大哥,昨晚后来……学校里可还好吗?”

  孟景良明白她想要问实验室的事儿,连声安慰:“没事了,我们的人虽然轮流守了一夜,可是一直到后来,都什么事儿没有。今天一大早,沈先生就从镇上请了人过来,几处重要的地点门窗都加固过,连锁也换了。阮姑娘你就放心吧!”

  阿俏想了想,又问:“是什么人昨晚偷溜进了实验室,后来查出来了么?”

  孟景良与向小刚两人对视一眼,都摇了摇头,表示还没有半点头绪。

  第73章

  在除夕那夜发生“实验室入侵”事件之后,飞行学校随即加固了重要地点的门窗门锁,并且派学生轮流值守检查。可在此后的整个正月里,学校里风平浪静,什么事都没有。那天晚上实验室里曾经出现过的神秘脚印,很快就被人遗忘了。

  可是阿俏在学校食堂里帮忙,倒渐渐觉出些不寻常来:

  学校食堂里存放的食材,她能感觉出是被人动过了,只是这材料并不一定会减少,有时候反而会多出来。

  比方说某天阿俏念叨着竹林里该是抽春笋的时候了,可她忙着灶下的各种活计,还没来得及背上小背篓去竹林里挖笋。待到阿俏忙完,将食堂厨房里打扫赶紧,正准备回西林馆,她一开厨房后头的小门,就见到门外摞着一堆春笋。

  阿俏伸手一掂,见每个春笋个头都不大,正是最鲜嫩的初生笋子。挖笋的人看起来是个行家。

  她站在门口,张望了一会儿,四下里并无旁人。只有远处教员们正带着学员们在飞行跑道旁边训练,准备试机。

  小范师傅也不在。今天他说好是到丈母娘家去干活儿,要晚点过来的。

  阿俏不动声色,将春笋全收回到厨房里去。一会儿范盛光过来,阿俏才问起,范盛光不知所以地“啊”了一声,挠了挠后脑,突然想起了什么,赶紧说:“阿俏,这肯定是我四姨家的二表舅送来的。昨儿他跟我提过一句,说要上山挖笋子,回头会给学校捎一些……哼,这家伙,东西送来扔门口,也不晓得进来跟你打个招呼……”

  阿俏疑惑地看看小范师傅,心里在盘算“四姨家的二表舅”是个啥亲戚。不过学校里经常有乡里乡亲地过来捎一把时鲜的出产,一堆笋原也不在话下。她就打消了心里的疑问,用商量的口气向范盛光说:“那感情好,这么多好笋,我看厨下有过年时候留下的火踵和咸肉,不如今儿炖上一大锅‘腌笃鲜’?”

  小范师傅连连点头,赞阿俏这主意出得好。

  可这点儿春笋并不是唯一的一回,在那之后,阿俏经常在厨房小门外,或是在窗台上发现各式各样新鲜的食材:一大把荠菜、马兰头或是秧草、现掐下来嫩得出水的枸杞芽儿、刚刚炸出炉的新鲜豆腐泡……小范师傅每每只用“二表舅”来搪塞,阿俏也没法儿反驳他。

  过了惊蛰,天气不赖,阿俏就将旧年里晒好收着的鱼干取出来,支了个簸箩把鱼干放在里面搁在厨房小门外头晒着,免得再返潮。她自己则回西林馆帮静观师太准备观音生日的典仪去。

  岂料天有不测风云,阿俏还没回到西林馆,一时间乌云密布,黄豆大的雨点已经冲着阿俏砸了下来。

  糟糕!她的鱼干阿俏赶紧转身,原路返回,迅速冲回飞行学校,一路紧赶慢赶,气喘吁吁地奔到了食堂外。

  那晒着鱼干的簸箩却不见了!

  阿俏搓着手,将厨房那扇小小的后门推开,伸衣袖将她自己头脸上落下的雨水擦去,一抬头,就见到那盛着鱼干的大簸箩正搁在灶台旁边,里头的鱼干干干的,一点儿也没有淋湿。

  这时候小范披着蓑衣,戴着斗笠,也赶到学校里来了。他一面在门外抖着竹笠上的水,一面对阿俏说:“这雨下得这么急,阿俏你没被淋着吧!”

  阿俏伸手指着那箩鱼干问小范:“这是你替我收进来的么?我刚晒上出门,就下了雨,赶回来的时候就发现整个簸箩都被拿回屋里来了。”

  范盛光也不以为意,说:“嗯,我早先看着放在外头容易招野猫,就先拿回来了。”

  阿俏算算时间,总觉得不大对。可是小范的话她又没法儿反驳。这段时间里,她总觉得学校这食堂里有个第三人,但是这第三人却又始终不出现。

  正在这时,阿俏突然注意到地面上有几个浅浅的足印,足印不带泥点,纯是下雨之后带着水汽进屋才留下的。

  阿俏低头去观察,见这足印又窄又小,阿俏伸脚去比比,觉得这纤足只有自己脚掌的三分之二大。

  她猛地一抬头,见到范盛光正一脸惊愕地看着她观察足印的样子。阿俏立即笑着问:“小范师傅,这下您还有什么想对我说的?”

  范盛光伸手挠着后脑,脸上一副为难之色,支支吾吾了半天,突然“哎呀”了一声:“说着怕野猫怕野猫,不会有外头的猫儿趁着下雨偷偷溜进来了吧!”

  他说着飞快地在食堂里转了起来,一面转一面说:“阿俏啊,你替我将厨房看好了,我四处看看,是不是有野猫溜进来了。”

  阿俏见到范盛光这幅模样,险些没笑出声来。不过她也确知了一件事,小范师傅,应该是一早就知道有这样一个人,并且默许了这人在学校附近出没,给厨房悄悄地送来这样那样的东西。

  她和小范夫妇两个相处得久了,知道这夫妻两人都是心地善良的人,又都不善作伪,否则也不用整天“二表舅”“二表舅”地找借口了。小范师傅能义务帮学校这么久,将学校当家一样,肯定不会对邓教授他们的科研成果起什么坏心。

  只不过,范盛光既然知道这些娇小鞋印的主人,可为什么又不愿正大光明地说出来呢?

  还有一件,这个神秘的人物,看起来对学校似乎也没有任何恶意的样子,可为什么要在除夕那天夜里,偷偷地潜进学校实验室里呢?

  阿俏轻轻抿着嘴,见到范盛光正在满屋子地乱走,她暂时不打算说破。

  急雨下不长,到了午后终于停了,惠山山麓里挂着一弯鲜亮的彩虹。

  李善人不知从哪儿得了整整一筐的长江刀鱼,和一条常人手腕那么粗的鳗鱼。他本就喜欢显摆,当即叫人送了来飞行学校的食堂。

  江刀是极为珍稀的食材,清明前的江刀鱼骨尚软,滋味极鲜,但是数量稀少,价格昂贵。李善人竟然往学校送了这样整整一筐,可以算得上是出手豪阔至极了。

  见了李善人,小范师傅赶紧上来郑重道谢,善人长善人短地恭维了半天,将李善人夸得心花怒放。阿俏躲在旁边,一时记起小范师傅教过她的,对付李善人要“顺着毛捋”,眼见着小范师傅将李善人捋得像是只得意的家猫,她忍不住藏起来偷偷地发笑。

  “记住,这可是江刀,不是湖刀,回头你对大家伙儿也可得这么说,江刀,江刀啊!”

  长江刀鱼的价格比湖里出产的刀鱼价格要贵上数倍,李善人为了显示他的豪阔,才会特地强调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