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1节(1 / 2)





  刑部衙门里,曹宗渭办完这事,欲回家中筹备婚礼之事,九皇子拦下他道:“此事一点风声都未听说,不知侯爷从哪里得知的消息?”

  曹宗渭道:“江浙一带有我旧部下,也是偶然得知。新婚在即,下官不多留了。”

  朱炽点头道:“还是多谢侯爷了。待侯爷新婚,我等必定到场恭贺侯爷。”

  ……

  曹宗渭回家之后,便赶紧请仁去贺家行了问名和纳吉礼,两人八字十分相合。

  二十四日的时候,武定侯府的聘礼已经下到了贺家。一百八十八抬聘礼流水一样地往贺家搬,不知羡煞了多少人。

  一品大员家的嫡出千金说亲,都未必能有这么重的聘礼,武定侯府这般态度,外人都猜测武定侯是十分看重贺家义女了。

  贺云昭也感受到了武定侯府的诚意。

  二十五日的时候,婚期便定了下来,就在二月初五。程怀仁的婚期定在了二月初二。

  贺云昭与曹宗渭的婚期定下之后,曹家哥俩便迫不及待地来给贺云昭送嫁妆了。

  贺云昭笑着告诉他们,添箱礼应当在成亲前一日才行。

  哥俩才不管,父亲才下的聘礼,他们怎么能落后了?

  曹家兄弟待在拿云居里,粘着贺云昭道:“夫人,您总算要来我们家了!”

  曹正麾道:“新院子已经修葺好了,我进去看过,很美!夫人一定会喜欢的。”

  曹正允替曹宗渭美言道:“是父亲亲自设计的,每一处都用了心思,我们想多看两眼都不行,说要等夫人去了才许我们逛。”

  贺云昭听俩孩子这么说,倒是很期待新院子的模样了。

  ……

  二月二十五之后,抵倭孤兵的事儿便传开了,朝廷之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便是内宅女眷也听说了一二。

  皇帝震怒之下,在大殿上严责了户部尚书及太子,并且让指派了巡按御史去浙江亲查此事,由大理寺与刑部下浙江道相辅,必须在二月上旬之前,查个水落石出。

  旨意下去之后,□□人手忙脚乱,除了这次的军饷的事儿要想法子找人背锅糊弄过去,户部财政也很可能会被清查,相干官员人人自危,生怕查到自己头上。

  马元滨不得不丢车保帅,当然早就定好了背黑锅的人,只不过捏造证据及让“犯人”自己认罪还需要时间。

  户部尚书廖先恒虽未被革职,但上早朝的时候天天被皇上挑刺指责,下了朝又被太子与首辅训斥,回户部衙门的路上,同品级的官员也要讥讽奚落。除此之外,还日日提心吊胆,生怕被查出其他纰漏要丢脑袋。回到家中妻儿老小又是人心惶惶,问东问西。

  总的来说,廖先恒的日子过的糟糕透了,每天都在焦头烂额之中度过,才短短几日功夫,头发已经白了大半,腰身清减,尚是余冬,嘴唇上也燎了泡。

  太子和马元滨的心情也不太好。

  太子处理完手头上一些烂事之后,连补觉的功夫都没有,便把程怀仁叫到了太子府书房里问话。

  程怀仁一入了内书房,太子气得砸了好几本书在他身上,吼道:“你不是说二十二日才事发吗?怎么二十一日人刑部都把案子审完了?你到底还想不想做太子府的女婿了!”

  程怀仁也很奇怪,为什么梦境里的东西会出错,可要是不对的话,为什么每一件事情又都能对的上。

  思来想去,程怀仁都找不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深深地皱着眉头,程怀仁道:“太子可知道是谁最先得知那几个孤兵的事?”

  太子略加思索道:“这倒不清楚,反正肯定是九弟的人。”

  程怀仁建议道:“事已至此,想必善后之事马阁老已经在准备了,太子现在能做的,就是去追查一下,这几个孤兵到底是如何入京,背后有谁帮忙,又是怎么知道要把事情告到刑部而非督察院的。”

  太子有些惊诧地看着程怀仁,他现在才发觉,这个准女婿,还有点脑子,是个可造之材呢。

  当下火气消减一半,太子道:“我过会儿去问问马阁老有没有查到你说的问题,望你下次消息不要出错!”

  程怀仁不以为意道:“倘若没有我,户部尚书只会更惨。”

  太子撇撇嘴,不置可否,顿了顿才道:“你与平乐的婚期,暂时不变吧!”

  毕竟程怀仁对太子府还是有用的。

  啧啧了两声,太子品味出异样了,他皱着眉问程怀仁:“这消息马阁老都不知道,你从哪里知道的?”

  ☆、第九十一章

  程怀仁并未告诉太子他为何会知道这件事,高深莫测道:“太子只要相信, 我能提前告诉你很多事, 便足矣。”

  程怀仁不愿多说, 太子又怕问多了他再不肯相帮, 便不再追问,只语气不好道:“希望你日后说事的时候能够准确一些, 否则让人捷足先登了, 你的消息便没什么用处了!”

  程怀仁不耐烦地嗯了一声, 便回忠信伯府去了。他也在奇怪, 为什么消息会出错, 梦中的内容明明是二十二日九皇子党才把孤兵送到刑部。他不禁疑惑起来,到底是因为事实不可逆, 还是说事情因为什么事发生了偏差。

  尽管梦境并未全部实现, 程怀仁以为, 他既然能有预知未来的天赋, 便一定有扭转前途的能力, 就算梦中是九皇子登基又怎么样,有他的帮忙, 太子一定会坐上皇位的,他将成为大明权臣!

  ……

  孤兵的事情过去了好些天, 直到二月初二这日, 忠信伯府娶妇,京都又热闹了一遭。

  两家嫁娶的同时,也有人翻旧账, 把太子府悔婚又重新结亲的事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还有两个新人的破事,也被人拿来消遣。

  平乐的风流名声外面早就传开了,这会子有的人借着酒劲儿便直言道:“程怀仁的帽子怕是戴不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