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夺媚第62节(2 / 2)


  此后,因贺兰莺隔三差五相约,林昀熹取消回品柳园长住的计划。

  虽说王府内不便习武,但跑去傅千凝所住的莲心阁,避人耳目练几下亦未尝不可。

  此外,忙碌的宋思锐无须来回奔波,就能悄悄见上她一面。

  他偶尔会像先前那样偷偷溜到她屋里,给她“暖床”,相拥而眠,始终未越雷池。

  中秋前两日,林昀熹收到了一封信。

  并非贺兰莺那端正典雅的楷书,而是源自林夫人的亲笔信,

  信中称,林夫人已回京,请她到城西南老宅一聚。

  寥寥数语,行书字迹宛若丽树。

  薄薄的玉笺,沉重得让林昀熹双手发颤。

  她从众人口中得悉,靖国公夫妇原本情深爱笃十余载。

  然则去年秋末,林家落难,林夫人索得一纸和离书,连夜舍弃家人,赶回棠族,更闭门不出整整大半年!

  外加宋思锐年幼的回忆中,林夫人性子阴沉,寡言少语,不好相处;而崔夫人曾谈及,双胞胎姐姐脾气倔强,一贯固执,除了丈夫,谁的劝也听不进……

  假设“替换千金”这一出,真是林夫人为保爱女而为之,那么这次会面,意义何在?

  装作若无其事归京,试探“假阿微”是否想起往事?

  加强药力,要她一辈子当替罪羊?

  抑或眼见林家翻身有望,定了新计策?

  林昀熹不敢轻举妄动,偏生宋思锐北上布防,未知归期,她不便找借口,唯有拉上傅千凝同去。

  西南旧宅实乃林夫人的私宅,因和离后与林家撇清干系,于官府查抄中得以保存。

  城西南多为官府家眷休憩的场所,亭台楼阁古雅,是城中相对清幽安静之处。

  林昀熹、傅千凝下了马车,随笙茹七拐八绕,行至一座无牌无匾的白墙院落前。

  登上台阶,笙茹叩响朱色大门上锈迹斑斑的铜环。

  良久,数人脚步声近。

  门一打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青砖雕影壁前的两名仆妇,其后是一位身穿紫衣的美艳妇人。

  年约三十六七,秀眉杏眸,挺鼻樱唇,和林昀熹有四五分相似,却和崔夫人一模一样!

  若非对方比崔夫人稍稍丰腴些,眼角眉梢的气度截然不同,林昀熹差点以为“小姨”来了。

  她心底滋生出某种微妙的异念。

  有那么一刻,她觉得……素未谋面的亲生母亲,如若尚在人世,或许也是这般年纪,这般美丽吧?

  林夫人视线对上她面容的瞬间,清澄水眸缭绕雾气。

  仿如混杂了愧疚、哀愁,又带久别重逢的惊讶与喜悦,更多的是释怀和欣慰。

  她呆然注视林昀熹片刻,小心翼翼将怀内锦缎包裹的襁褓往前送了半尺,嗓音柔和中暗带颤意。

  “阿微,来……抱抱弟弟。”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阿纹家的头头鸭、木昜 1个;

  第五十二章

  #52

  林昀熹怔然, 视线从林夫人悲喜交加的丽容转移至其怀中婴儿肉嘟嘟的脸蛋上。

  小婴儿身长约两尺,正闭目深睡, 眉毛淡得几乎看不出来,眼睫毛密且长,小嘴微撅, 让人心头发软。

  ——等等!林夫人方才说,让她抱抱……“弟弟”?

  林昀熹彻底懵了,双手悬在半空。

  笙茹的震惊不亚于她:“夫人,您、您这是……?”

  林夫人眼里徜徉泪花:“阿微, 自十六年前没能保住那孩子, 娘一直引以为憾。去年秋,好不容易怀上了,奈何胎象不稳, 爹娘没敢声张。

  “正逢你闯下大祸, 林家遭朝臣围攻, 你爹生怕连累尚在腹中的胎儿,才执意写下和离书,逼我回棠族安胎……如今母子平安,我们是时候好好研究,看能为你爹做点什么了……”

  林昀熹脑子如堵了一团云, 又似瞬间被抽空, 空白迷惘。

  见她对林夫人之言全无反应,笙茹连忙解释:“夫人,自公爷北行, 姑娘大病一场,忘了许多事。”

  林夫人脸上漫过惊色,示意老嬷嬷接过孩子,随即上前挽住林昀熹的手,上下打量,哽咽道:“阿微,你、你该不会把娘忘了吧?”

  林昀熹细辨她眼底的歉疚、惊慌与慈爱,竟寻不出半分作伪,难免踌躇——林夫人是演戏?或真不知“阿微”被替换了?

  普天之下,如不是林夫人将爱女送走,还有谁?总不会是……宋思锐最信赖的恩师吧?

  因林昀熹悬而未决,气氛瞬即从久别重逢的温情脉脉,化为尴尬万分的死寂。

  身后一玄衣女子以棠族语说了句话,林夫人如梦初醒,柔声道:“杵在大门外说话多不合适!咱们进屋慢聊。”

  她边说边引林昀熹入内,又端量随行的傅千凝,笑道:“这位是谁家的姑娘?该怎生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