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铁匠家的小娘子第5节(1 / 2)





  “快擦擦,别着了凉!”

  温柔的嗓音中带着焦急。

  那声音好似最温暖轻柔的春风,钻进赵归心底。

  赵归不自觉地扭头看向女子,却见她眼中透着娇嗔似的埋怨和担忧。

  他手不自觉的松了。

  木桶摔在地上的声音让他回了神,幸而虽木桶晃荡,却并未翻到,只是有几滴水荡到了外面,溅在两人的裙摆上。

  赵归无意识地摩挲了下手指,心底有股奇怪的躁动,就是最冷的水也交不灭的那种燥。

  随即他接过布巾。

  这巾子并非白色,且看上去有些旧,像是从旧衣服上裁下来的。

  但洗的倒是很干净,摸起来似乎比他的巾子更软些。

  将巾子撑开,整片敷在满是水渍的脸上,一股好闻的阳光与皂角的味道钻进鼻尖。

  心情却不怎么舒畅。

  赵归一把将脸上的巾子扯下来,丢进女子怀里,冷淡地转身。

  走了两步又停住,迟疑了片刻,道了声:“我换身衣裳,等下去衙门领婚书。”

  他还是有些不适应家里多了个人,总是后知后觉才意识到家里另一个人的存在。

  周梨花连忙应声。

  眼见着赵归进了屋,她想了想到底不放心,将半湿的巾子挂在晾衣绳上,又去厨房煮了碗姜汤。

  等赵归出来,先将姜汤端过去:“喝点姜汤,驱寒的。”

  赵归:“……”

  他眉头微皱,觉得这人麻烦,但也懒得废话,接过姜汤,也不怕烫,直接一饮而尽。

  随后才开始吃早饭。

  这时天已经大亮了,赵归带着周梨花出门,二人直接去了衙门办好了婚书。

  婚书不过是薄薄一张纸,上面盖着官府的大印。

  便是这般简单的一张纸,从此周梨花与赵归便是名正言顺的一家人了。

  从官府出来,周梨花低头抹了抹眼泪。

  她总归是有家了。

  虽然两次成亲,但这却是她第一次领了婚书,乡下人成亲都是办喜酒,不会跑到衙门办婚书的。

  这一次没有父母高堂,没有宾客满门,甚至没有一抬花轿。

  但总算是有了归宿,不需要每日惶惶不安。

  她自己也不知为何,偏偏就是觉得踏实,比第一次成亲是心里要踏实的多。

  虽然赵归有些凶,但好在不是随时要死的痨病鬼。

  赵归道:“回去了。”

  周梨花乖巧的低头跟在赵归后面往回走。

  第4章 婚书

  两人一前一后沉默的往回走。

  赵归家在城西,县衙却在城东。

  陵水县不算大,住在城里的人大多都相互认识,更别说走在人群中,因那高大的身材和几乎撑破衣料的腱子肉而异常显眼的赵归了。

  大家都认识赵归,整条街上也没人敢惹他。

  这会儿见他身后跟个女子,都忍不住犯嘀咕。

  只见女子始终低着头,看不清长相,动作畏畏缩缩,跟在赵归后面,直像个小尾巴。

  要说起赵归,他无亲无故,老大年纪也娶不上老婆,说穷倒也不穷,这整条街就他那一个打铁铺子,能穷到哪去?

  且也没人见他吃喝嫖赌啥的,这等条件按理说应当不至于娶不到媳妇。

  然而一来赵归从不跟街坊邻里亲近,总是独来独往一个人,二来他家父亲和阿爷臭名昭著,自然累及了他,这才导致二十好几还打着光棍。

  当然这城里打光棍的不止他一个,但赵归这样的光棍却是情况特殊,让人忍不住多留意些。

  这时有人跟一旁的人咬耳朵:

  “听说赵归前段时间找了城东的孙媒婆说媒。”

  “莫不就是这个?”

  “这小妇人瞧着倒是正正经经,可也没听说赵归家里办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