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六零再婚夫妻第66节(1 / 2)





  蔡母闲不下来,孩子睡着,姜玲看着,她就上山捡柴,留冬天扔烤炉里。

  以前的人没东西吃,经常要下地下河上树上山。

  蔡母会过日子,没少弄野菜,因此认识很多野蘑菇。她怕山上有野猪,想找个人陪她。思来想去,杜春分最合适。

  杜春分的性格直来直去,两口子双职工不差钱,不会跟她抢东西,也不会在背后说她坏话。

  然而两人就捡一天。

  九月十二日再去,发现很多地方被踩的不成样子。

  蔡母气得大骂:“肯定是陈月娥那个贱人!祸害成这样,明年就绝种了。”说着话心疼的把翻出来的根埋回去。

  杜春分料到了,因为那天她们捡的太多,一人一大筐。

  陈月娥一伙人整天盯着她,肯定忍不住羡慕嫉妒,继而跟鬼子进村一样扫荡干净,让她没得吃。

  “检点柴回去?”

  蔡母用小棍把地面摊平,道:“检点柴——”看到不远处的东西,“别捡柴,捡这个东西。”搂到杜春分面前,“这个是从松树上掉下来的。松树油多,这个特好烧。”

  杜春分拿起来看一下,外形很奇怪,有的地方还脱落了,露出褐色的东西,“这是——”顿时福至心灵,“这东西可以吃。”

  “这东西可以吃?”蔡母好奇。

  杜春分想说十多年前,对岸打仗,她爷帮忙送粮食,这边的老乡给她爷一兜子,她天天当瓜子嗑了吃。

  “大娘,这里面是松子。”

  蔡母点头:“我知道松子。”指着脱落的地方,“这里肯定是松鼠啃的。”

  杜春分拿出一个,手上用力捏开,小小的果仁出现在手中。

  蔡母不明所以。

  杜春分示意她吃下去。

  蔡母毫不犹豫地放嘴里。

  杜春分绝不可能害她,不为别的,就凭她有几个孩子。

  “哎,真可以吃?”

  杜春分:“婶子,改捡这个。你跟姜玲带着手套剥开,用我家的大铁锅炒。我来炒,咱们两家一人一半。”

  蔡母一直不知道这东西可以吃。杜春分比她力气大,肯定比她背的多。听杜春分的意思跟瓜子一样,不炒的话可以吃,但不好吃。俩人平均分,蔡母总觉得占她便宜。

  蔡母想到儿媳妇说的话,邵耀宗是她儿子领导,杜春分是领导爱人,不能占人家便宜。

  “你家人多,咱四六分吧。你要是不愿意,我不要全给你。”

  炒松子是力气活,当年她爷跟她奶换着炒,炒一锅累一身汗。

  思及此,杜春分道:“行。我们多捡点。部队那边肯定有粗砂,到时候我买点。这个你就别跟我争了。”

  不用花钱,蔡母乐意,别看脚小走路晃晃悠悠,腿很利落,捡的跟杜春分一样快。

  下山路不平整,杜春分在后面帮她扶着。

  蔡母背的很轻松,有工夫跟她聊天:“小杜,你说这山上有没有山核桃?”

  “可能得往里去。”

  蔡母可惜她年龄大,不能往里跑。

  “那你去看看。我听人说吃啥补啥。你家那个平平和安安还不如小美机灵,可得好好补补。不然啊,将来甜儿和小美考上大学,她俩没考上,你养再好,人家也得说你是恶毒后娘。她们的亲娘后悔了,几句话就能把孩子哄走。”

  杜春分很意外,老太太懂得真多。

  “哄不走。”

  蔡母摇了摇头:“没有对比肯定哄不走。就怕有对比。一个坐办公室,一个跟你一样辛苦做饭。时间长了,亲生儿女心里也有疙瘩。人都是这样。我那几个儿子,当年要谁当兵谁都不去。还说小石头他爹有出息,他们也不羡慕。

  “现在小石头他爹只是个副营长,不知道哪天就得回老家,我那几个儿子三天两头写信要来看我。我有啥好看的?以前天天住一块。还不是惦记他兄弟的东西。”

  杜春分挑眉,老太太原来真懂啊。

  “你不该跟我说。你跟姜玲说。”杜春分补一句,“姜玲要知道你这样想,肯定把你当成亲娘。”

  蔡母嗤笑一声:“咋可能,人家有自个的娘。不过姜玲也是个好闺女,每周都买条鱼,她吃多少就给我盛多少。”

  杜春分:“姜玲是很实在。我给她送两次鸡肉,天天要给我看孩子。”

  这事蔡母知道,不由地停下,“山上好像有野鸡。我听到窸窸窣窣的声音。你咋不打?”

  “没带弹弓啊。”

  蔡母想到她们的目的是捡蘑菇。

  可惜被那个坏痞子祸害了。

  再想捡只能等下次雨后。

  “下午还去不去捡这个松子?”

  杜春分:“你不累咱就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