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零年代学霸第81节(1 / 2)





  粮食的事情就是大事,年轻的知青就觉得凭什么骂自己,自己不是已经道歉了吗?

  不服的知青们有很多,本来就不愿意下乡的人,更加不愿意在村里呆了。

  也有的知青们就觉得实在受不了村里的恶劣生活,水要自己打,任何东西都要自己去弄。

  还要干那么苦那么累的活,谁愿意在村里呆呀,没有人愿意在村里呆。

  马大队长就觉得自己算是捡到‘宝’了,10多个知青,在团结生产队里瞎搞乱。

  他都要哭了,整天就在做裁判,评判到底是谁对谁错。

  谁对谁错很重要吗?

  为什么不能好好的干活?这可关系着一村人肚子的问题。

  在面对这一些捣乱的知青们,马大队长硬气起来了。

  “爱干干不干滚,你们要是真能回城里,那你们就赶紧托关系走人,我可不会压着你们的人不放!

  要是没本事走人,那就塌下心来,该干活干活。这地里的粮食关系着你们明天是否饿肚子,我可跟你们说好了。

  在村子里面没有人家有闲的粮食,每一粒米都要计算到位。你们要是不怕饿肚子,就随便的作妖!”

  马大队长说话,简直就是戳人肺管子,他们这些知青下乡,要是真有本事的人,早就在城里找到工作。

  哪怕这些知青长得帅长得俊,也抵挡不住他们愚蠢的双手,将苗拔掉的样子。

  不少人家都在训斥自己的孩子:“你愿意娶一个这样啥都不懂的老婆?当个祖宗一样供着?”

  “还是愿意嫁给这样什么都不知道的男人,你不仅照顾孩子还要养男人!”

  本来喜欢看脸的村里的少男少女,有一些觉得自己有本事的,或者是觉得自己就算结了婚,就得听自己的了。

  反正闹闹哄哄,整个生产大队都没有以往的平淡,反而像是油锅里放进了几滴水,炸裂起来。

  不少生产大队队长纷纷去公社反映问题,尤其是开会的时候,人人都有话说,一肚子的委屈。

  目的只有一个,别再给他们生产大队招什么知青了,彻底的已经受够了。

  “要是再给俺们生产大队下放知青,咱们就不交公粮了,地里的苗都不够,这些知青是手拔的。”

  “就是麻烦一大堆!明明已经下乡了,还瞧不起村里人,真不知道他们的鼻孔冲天能看见个啥。”

  “爱谁要谁要,反正咱们不要知青。”

  大队长们去公社里反映问题,开会的时候,真是受了不少的委屈。

  村里人觉得他们已经以最大的诚意欢迎这一些下乡的年轻知青,村里人有不少都是住着土房子。

  为欢迎这些年轻知青特意盖的砖瓦房。在村子里已经是好房子了,这些知青还各种嫌弃。

  不是没有好的知青,有不少的知青刚开始不适应村里的生活,后来敢打敢拼,卖力的干活,也受到村里人的赞扬。

  公社中每年都会有可以返回的名额,明明有的知青们可以通过努力获取。

  但是有不少的知青就是装病,后来因为瞎吃药,把自己真给作病了。

  后来这种因病返回家乡的措施才会禁止,这就导致好的知青被迫留在村中。

  就跟村子多么喜欢他们似的,其实村子也巴不得他们赶紧走呀!

  公社领导赶紧安抚生产大队大队长的情绪,因为想要退回去知青,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全程只有周红军没有多说话,而且只有周红军等到了最后。

  邱主任简直是拉着周红军就想哭了,他做公社领导好难啊。

  上面给下达的任务,就必须得完成,“周大哥,你一定要帮帮弟弟,弟弟也是没办法呀。你说你这次能要多少人吧?”

  “我有一个条件,我只收下乡改造的老人,因为年轻人实在是太能折腾了。老人识时务者为俊杰 ,不整太多幺蛾子。”

  周红军只有这一个要求,他也是见着,其他大队长都被折磨的崩溃的画面。

  他想想自己村子的现状多好,没有年轻的少男少女,青春的萌动就不会出现,也会很少去搞事情。

  “这个下乡改造的老人,你一说我倒是想起一件事情,过一段时间知青办案的人会来看看这些老人改造的如何,周大哥你可得小心。”

  公社领导邱主任小心地说道,那些人可不是什么好人,反正他非常的烦躁,不喜欢。

  “这有啥,他们要是想好好的检查,我们杀鸡款待。以前土匪进了我们村都没命,我们还怕几个人!鬼子进村,我们都给打出来。

  邱主任不知道我们村里还有两句鬼子的尸体!”

  周红军说到几十年前的事情,他们红星生产队,背靠着两座山,出来必须跨过一条小桥。

  穷山恶水出刁民,红星生产队原来的周家屯可真的是从来没有怕过任何人。

  公社领导邱主任一听这话就放心了,甚至还打电话特意的‘恐吓’晋江下乡的知青办的人。

  …………………………………

  回到临江市钢铁厂,钢铁厂也已经拿到了翻译过来的使用手册。

  小周伟狂妄的表示已经用不到了,现在钢铁厂立了一个新的项目:数控机床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