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第94节(1 / 2)





  明远不再看水牌,将点菜这种“艰巨”的任务交给大管家。

  史尚随意点了几样酒楼常见的大众菜,酒博士一一记下,当即去传菜,临去之前再三道歉,说是灶火刚热,恐怕会慢一点。

  而明远他们也确实等了好久,中间明远不得已,又为向华点了两个酸馅儿包子,才没让这个伴当饿坏。

  他见到早先那名酒博士异常尴尬地在一旁候着,便伸手将人招来,问:“我们点的那几道菜,都是黄厨亲自烹饪的吗?”

  如果这黄仙事必躬亲,这长庆楼出菜如此之慢就情有可原了。

  然而酒博士却摇摇头:“不……不全是……”

  “也有其他帮厨。但是帮厨都只听黄仙的,黄仙还歇着,他们就也不动手。”

  至此,明远恍然大悟。

  原来是一整个团伙,完全控制了长庆楼的厨房。

  他想了想,又问那酒博士:“你在长庆楼有些年头了吧?有没有从黄仙手中学来一两样手艺?若是能学到,以后养家糊口应当也不难吧!”

  这酒博士顿时涨红了脸,将头摇得像拨浪鼓。

  “郎君高看小人了。小人时常去后厨帮忙,这一年多来,就只学会了切葱6。”

  明远:……

  原来这“长庆楼”的后厨,已经将“分工”发挥到了极致,以至于术业有专攻,洗菜的只会洗菜,切葱的只会切葱。

  第87章 百万贯

  明远听说黄厨是怎样控制长庆楼后厨之后, 想了想,又问那酒博士。

  “厨下都是你们黄厨带来的人吗?”

  酒博士没想到明远会打听这个,愣了愣, 才摸着后脑说:“以前……以前不是。但黄仙来了之后陆续走了,有回乡的,也有到别家去做工的。现在,要么是黄仙自己带来的,要么是他来了之后新雇的。”

  明远与史尚对视一眼。

  也就是说,这位姓黄的名厨, 来到长庆楼之后,把厨房里的老人都赶走, 然后又扶植起一批新人, 将厨房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

  这时长庆楼自酿的酒已经送上来。

  酒是低度黄酒, 温过送上来, 酒香醇厚, 盛在小瓷盏中,明远低头看去,见酒浆呈现琥珀色,并不浑浊,酒色清亮。饮少许,明远只觉那酒浆柔润至极, 似乎无形无质, 顺着自己的咽喉滑入胃中, 胸口随即涌起一阵暖意。

  “酒是好酒!”

  明远赞道。

  酒博士马上面露得意, 在一旁为明远柔声解说:“这是我们长庆楼的佳酿, 名字很好听, 叫‘瑶光’。”

  “名字也是好名字。”

  明远评价, 同时在心里补充一句:虽然没什么特色。

  他在遇仙正店喝过玉液酒,在丰乐楼喝过羊羔酒……现在在长庆楼喝起这“瑶光酒”,便着实没有什么特别惊艳的感觉。

  品酒的时候,厨房那边终于往外出菜了。

  虽然没有点最有名的那道“黄雀酢”,但是送上来的其他菜肴都还不错。从开胃羹汤到炖煮煎炒,除了食材新鲜之外,火候精准,刀功精妙,盘中几乎每一件食物都挑不出什么毛病。

  明远与史尚都纷纷赞好,而向华吃得连头都不抬。

  “看起来,这位黄厨,确实有些本事。”

  明远给出了自己的评价。

  的确,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黄厨想要把控住长庆楼的厨房,从而拿捏住的长庆楼的东家,自己本身的业务技能显然需要很过硬。

  明远心想:如果他是一名汴京城中的寻常食客,可能会很乐于品尝到黄厨烹饪出的食物……对了,如果能不总是“挨饿”就更好了。

  “郎君!”

  忽听一个怯生生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开口的是一个十八九岁的女郎,姿色中上。她头戴绢花,穿着一身俗艳绮丽的衣裙,领口开得颇低,怀中抱着一枚琵琶。

  虽然已过立秋,“秋老虎”威力尚在,汴京城中依旧颇为暑热。这名女郎额上脸上的脂粉受到汗水影响,显得有些斑驳。

  她却丝毫不觉,尽力摆出最为妩媚动人的笑容,上来就直接坐在明远身边,挤了挤,向明远抛出一个媚眼,尽管那眼中的疲色一览无遗。

  明远:原来又是一个文艺界的打工人啊!

  “你来做什么?”

  一旁的酒博士厉声训斥:“这里不是你来的地方。”

  “博士莫赶,莫赶……”

  女郎吓了一大跳:“刚刚见到有个‘闲汉’进出,奴便以为这长庆楼新改了规矩。”

  明远在一旁已经听明白了。

  这名女郎,应该是个不请自来的歌妓。

  汴京的大小酒楼里,店外进来讨生计的闲人原本颇为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