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的未婚夫死了以后第35节(1 / 2)





  在金陵时,虞冷月已经见多了许多精巧的包装,能拿出来卖的,不光要手艺,还兼具韵味,实在是个本事活儿,不容易做。

  眼下有个她算是有新意的点子,说起来不难,实施起来,没想到比想象中的难多了。

  “我想的是在竹筒上削个半圆的面出来,在面上画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的图样,像个花窗一样。可惜削了几个竹筒,就废了几个。一会儿只能出去请木匠回来帮忙。”

  虞冷月苦着小脸。

  老金弯腰捡起竹筒跟刀,坐在小杌子上。

  一刀刀削下去,手有些颤颤巍巍的,可轻重拿捏准确,一个椭圆的青白面立刻出来。

  他举起来问虞冷月:“是不是这样?”

  虞冷月跟雪书都走上前,双双惊喜道:“就是这样,就是这样的!”

  “想不到您还有这手艺!”

  虞冷月坐到旁边歪着脑袋观看。

  老金继续拿竹筒削,低着头面带笑容解释:“我年轻的时候什么都学点儿。以前做过一段日子的木工,后来带我的师傅那会儿去世了,我学艺不精,就没做了。”

  不过削几个竹筒的侧面,还是成的。

  不用虞冷月说什么,老金就帮忙把竹筒全部都削了。

  虞冷月当然要给工钱,只是同样的工钱,老金做的活儿比外面的人自然细致得多。说起来,还是她们赚了。

  雪书便提出,帮老金把那匹尺头,做成成衣。

  晚上走之前,老金说:“补墙、补漆那些个活计,我也都能粗粗做些,再有这样的事,还来找我就是。”

  “好,一定找您。”

  就这样,虞冷月留下了老金家里的地址。

  中秋将至。

  虞冷月和雪书没得早歇,两人各司其职,一个在厨房,一个在灯下描竹筒。

  虞冷月在尝试做月饼,像趁着中秋应景儿,多挣一份辛苦钱。

  但是没做成。

  倒也不在意料之外,前世什么都方便,就会有什么都容易的错觉,直到如今许多事都得自己上手,才发现原来什么都不容易。

  且不说做月饼详尽的步骤古今不同。

  月饼模具还得另买。

  模具作为一种精美的艺术品,也不便宜。

  若做出来的月饼卖不出去,算下来得亏损大半个月的收入。

  虞冷月打算继续卖汤饮。

  几个失败的月饼,虞冷月跟雪书当垫肚子的零嘴囫囵吃了。

  两人吃完对视一眼,忍不住笑了——真难吃。

  虞冷月又继续熬汤。

  时下月饼口味依旧腻人,若有解腻的汤饮配着,更好入口些,兴许还有些销路。

  金乌西沉。

  雪书松动筋骨的功夫,进厨房叮嘱虞冷月出去买祭月的东西。

  中秋各处有祭月的习惯,且南北祭月方式不同。

  雪书道:“咱们就不跟京里人一样,焚月光纸了。”

  虞冷月道:“好,明儿我出去给那两个府里送新汤饮,顺道买些香蕉、花生回来供。”这是金陵祭月的习俗。

  雪书还提了一句:“纱布也没了。”

  虞冷月垂眼,想起了“顾则言”。

  纱布就是给他那晚上用光了。

  不知他伤好了没有。

  还有她的银钗,还在他手上,那可值些银子。

  第二天,三必茶铺就提前挂出了新汤饮的招子,由雪书画了漂亮的底图,明显招了不少人驻足。

  虞冷月带着新熬的汤饮,和一些吃食,出了门。

  老金过来送她去各处。

  末了,她还是同老金说:“去一趟明苑,就是上次您帮我送东西去的地方。”

  老金笑回:“记着呢,好大的宅院,在外头都听得见鸟叫。”

  虞冷月回忆起那日去轩里的情景,明苑养鸟了吗?

  她怎么没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