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45节(2 / 2)


  第277章 、番外:徙地削藩

  容衍称帝以后,太后荣升为太皇太后,明玄帝则成了太上皇。

  随后,容衍追封亡母唐韵为娴仪皇太后,迁入皇陵。

  在容衍还是太子时,明玄帝曾问过容衍,可要他将唐韵追封为皇后。

  容衍拒绝了。

  明玄帝和唐韵之间只是一场阴差阳错,并无什么情爱纠葛。比起明玄帝对唐韵的追封。容衍更想以儿子的身份,追封他的亡母。

  于是明玄帝就由着他去了。

  容衍感谢父皇的体谅,父子俩的关系也一直亲密如初。

  后来,容衍在原有的基础上,微调了中央和地方官制,皇帝独揽军事大权,这与明玄帝的做法是一样的。但在地方上,则有权力两分。

  如同南河郡的官府和红巾会,又如边关地区的官府和调解会。由其互相制衡。

  紧跟着,容衍又派人修改《大兴律》,其最终条例由他过目,通过之后再下达下去。

  其中允许女子就学,立女户,鼓励寡妇再嫁。

  大兴律立于一切之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名义,踩着大兴律动用私刑。违者轻则杖责,重则发配边疆。

  在科举方面,容衍力排众议,取消了工商等贱籍不得科举的规定,更加取消了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在科技,人文,算学方面加重了占比。

  同时,鼓励百姓大胆创新,凡有创新实用物品者,奖银钱百两,上不封顶。

  种种指令下达,大兴的经济和文学开始飞快发展。

  其中以南河郡独占鳌头,疯狂影响着周围。

  二皇子被新皇的种种政策搞得心烦意乱,暴躁不已。于是出门散心。

  忽然,前方传来响亮的叫好声,他下意识跟着去看。

  原来是个戏台子,非常简单,但是扮戏的人却穿得很讲究。

  “……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绵,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儿干……”

  “……有许多女英雄,也把功劳建,为国杀敌是代代出英贤,这女子们哪一点不如儿男!”

  “好好好,唱得好!!”

  “再来一个。”看客们大声叫好,还有人给了铜钱。

  “下一场戏是憨厚农民斗地主。”

  看客们顿时沸腾起来。

  二皇子眼皮子直跳,他耐着性子看了下去。

  这戏讲的是一名农户因为家中老父亲生病,不得不卖田治病。结果同村的地主趁机压价,还使了阴谋哄骗农户把更多地便宜卖给他。

  其中把哄骗过程,演得淋漓尽致,叫人气得牙痒痒。

  二皇子心往下沉,这要背后无人教导指点,怎么可能演得惟妙惟肖,贴合实际。

  看客们在不知不觉间就记下了,心里有了警惕。

  后面憨厚农户傻人有傻福,无意间把恶地主给反套路了,叫恶地主赔了夫人又折兵,看客们看得那叫一个爽,给钱给得特别痛快。

  “这个地主太坏了,如果是我,可能就着了道儿了。”

  “没错,这农户没了地,以后可怎么办,不是叫人活活饿死。”

  “这你就不懂了。农户没了地,没活路了,不就卖身为奴了,以后一辈子都握在别人手里。不然你以为那些大户人家的奴仆那么忠心?为了主人家,什么事都肯干。那是没有办法。”

  二皇子慢慢离开了人群,身后的议论声却还在他往他耳朵里钻。

  不行,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如果说一个地方的统治者最怕什么?

  绝对不是物资贫乏,也不是贪官污吏。他们最怕的,是管辖下的民众开了智。

  否则,为何古往今来的帝王都采取愚民政策。

  二皇子觉得容衍简直是疯了,完全是在自取灭亡,自掘坟墓。

  他不会容许自己的封地有这种情况出现。

  文王开始给青州设置了重重关卡,首先把那些戏班子撵出去。

  他其实更想杀了那些人,但如此一来,事情就会闹大,恐会得不偿失。他只得按耐住了这个想法。

  青州的种种自然传到了容衍耳中,二皇子不知道,他蓄养私兵的事,容衍也早就知晓了。

  容衍点了点龙案,视线在大兴地形图上扫过,最后在青州停下。

  半个月后,一封诏书送往青州。

  撇开文绉绉的用词,大致意思就是,新皇梦到从前,忆起儿时兄弟相处之景,心有所感。又见顺贵太妃和端和公主日日愁苦,不忍其思念儿子/兄长所受的离别之苦,特下旨将文王封地改封河州。

  二皇子都懵了,简直不敢相信此事是真的。